15日,7歲女童貝貝和11歲男孩熊某出去玩后失蹤。當地警方昨天通報,經查,嫌疑人熊某與貝貝在玩耍過程中產生口角,并發生肢體沖突,后將貝貝掐死。然后拖上三樓,扔到了鄰居家二樓露臺上,事發后照常上學玩耍。警方表示,無證據證明有其他人參與……
21日下午,有網友在QQ空間發布了一段名為《一中打人視頻流傳,轉起來》的視頻片段,在這段4分多鐘的視頻里,一名女學生在廁所內被10多名 同學 輪番 毆打 , 扇耳光 ,撕扯……其中多次被踹倒在地。該女生被 毆打 時,一旁還有 同學 還用手機拍攝,女生每被打一次就引起一次起哄和嘲笑。其中一名身著灰色上衣女生不光自己進行了施暴,還慫恿其他同學進行毆打。記者粗略統計,僅在視頻中被打女生就挨了20多記耳光,臉被打紅,其間還多次被飛踹、打倒在地……
青少年暴力事件頻發,年齡也越來越小,本該是純真善良的他(她)們為何如此暴戾?
長期關注青少年暴力問題的心理學家認為,這些處于青春期的十幾歲少年正處于心理斷乳期,情緒不穩定,心理上不夠成熟,但自我意識逐漸增強,渴望得到別人認同。受網絡和影視中暴力因素的影響,就可能會通過暴力達到目的。
“另外,很多地方應試教育之風依然盛行,雖然這些孩子身處學校,但學校里的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都被其他專業課擠占,成了可有可無的雞肋。”對孩子德育教育的缺失,是成為校園暴力產生的一個因素。
有專家認為,校園暴力事件頻發,學校難辭其咎。如果學校能夠對青少年進行正確引導,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暴力傾向就不會乘虛而入。
此外,家庭教育的缺位也是造成校園暴力頻發的一個原因。很多家長忙于工作和生計,忽略了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尤其是現在的中小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部分孩子形成了自私、冷酷的性格。
家長和老師除了日常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外,還應定期對孩子心理健康進行關注,運用開云健康APP,進行心理問卷測試,讓您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動態,助其健康成長!(來源:搜狐)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