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社會民俗

二十四節氣入非遺 在國際氣象界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時間:2016-12-01 15:36:4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法制晚報訊 (記者 黎史翔) 正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11月30日通過審議,批準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在當天的審議中,評審機構首先向出席會議的600多名代表闡述了中國“二十四節氣”的具體內容,隨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成員一致同意,將中國“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中國參與此次評審的文化部外聯局國際處處長張玲表示,中國“二十四節氣”充分體現了中國尊重自然以及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同時,反映了農業生產和相關儀式以及民間活動的平衡管理,以符合季節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不僅增強有關社區和團體的文化認同,而且還有助于加強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性的認識。”張玲說,“中國重申將和利益攸關方共同參與,一起保護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歷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