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看到要搭乘的公交車還有11分鐘進站,你可以先喝杯熱牛奶再出門,而不必像往常那樣,急急忙忙趕到公交站,卻在寒風和霧霾中苦等。
這就是“車來了”,將公交車GPS實時數據、歷史路況數據以及目前的路況現狀做結合,基于阿里云計算平臺,快速精準的給出公交車還有多久到站。這樣人們通過手機就可以隨時了解車行情況,把候車精確到分,不在各種惡劣天氣下浪費一分鐘。目前,車來了報站的準確率可以達到90%以上。
車來了的數據主要來自公交公司,每一輛公交車上都安裝有GPS設備可以實時獲取公車的位置信息,但同樣面臨數據回傳頻率無法保證10-15秒一次,地理位置信息的漂移以及車輛經過橋梁、隧道導致信號無法覆蓋等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對此,車來了創始人邵凌霜給出的答案是技術,也就是對數據的處理和算法。“每天,來自全國49個城市的10億條公交運行數據通過云計算平臺實時匯總到車來了系統,40人的算法團隊通過對原始數據進行一系列的判斷,不斷的糾偏糾錯,包括丟失數據的找回,最終形成用戶可在APP和服務號、訂閱號等進行精準查詢的實時公交信息。”
每天處理10億條數據,僅僅依靠人類的大腦和雙手,是不可想象的。而當一切發生在云端,則簡單、高效很多。阿里云為車來了提供可隨時獲取的計算能力,通過云服務器ECS、云數據庫、云數據庫Memcached版、對象存儲OSS、負責均衡SLB、CDN (內容分發)以及云盾等產品搭建了一整套的云端解決方案,以確保數據“算的快、算的準、算的起”。精算師只需要把算法錄入,上億的數據經過快速運算,就可以在幾秒鐘之內給出結果。目前,車來了使用了數百個TB的阿里云存儲,而IT運維和部署成本不到傳統方式的20%。
“選擇一個好的云計算平臺,簡化了車來了自身的很多IT工作”,邵凌霜表示,面對部分城市用戶的高速增長,車來了對計算和存儲資源的需求已經無法按周或者天來滿足,隨時可能面臨擴容,此時使用云計算就能夠快速、方便的做到,不影響用戶體驗。
目前,車來了分為公交實時位置查詢、實時路況、上下車提醒、換乘等幾大功能,以提升用戶公交出行體驗。車來了不僅能查詢每條線路上所有行駛公交車的實時位置以及所有經過候車站點的車輛到站信息,更能通過獨有公交實時路況,準確預測公交到站時間。此外,用戶還可以獲得如上下車提醒等功能,亦可適配小米手環等可穿戴設備。
在車來了的背后,是數據的上億甚至百億次計算,最終呈現在小小的手機屏幕上,帶來了更方便的生活。“為創業者提供強大的云計算能力是阿里云的優勢,此前,阿里云就拿下了Sort Benchmark排序競賽的世界冠軍”, 來自阿里云的閔萬里博士介紹。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