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6時38分,與病魔斗爭了整整3年的大學生村官徐鋒離開了他無比眷戀的這個世界。
早在兩天前,彌留之際的徐鋒委托家人在網上發出了一份公開信,表達自己的感恩與不舍之情:“我一生只有28年,但黨和政府為培養我、為挽救我的生命給了我很多,但我再也沒有機會為黨和人民工作了,我只能帶著遺憾離去……你們對我的關心和幫助,我不會忘記。我只能帶著感激、留戀和痛苦的心情向你們說一聲:‘永別了’。”
徐鋒出生于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一個農村家庭,靠著國家助學貸款完成了大學學業。2009年,作為安徽省第二批大學生村官,他來到歙縣鄭村鎮潭渡村擔任村委會主任助理。除了走村入戶了解民情外,他為規范文書資料、數據統計分析、糾紛調解作了大量的工作。
老黨員諸葛紀釵,因一場車禍導致癱瘓,徐峰拿出自己的工資資助他。老人逢人便夸:“這個孩子懂事、踏實。”五保戶卓子也常常把這個年輕人掛在嘴邊:“真是個好孩子,經常來看我,還買來米面,好幾次留他在家吃飯,他卻又偷偷包了錢,藏在碗底下。”
徐鋒利用計算機專業優勢,建起潭渡村村級網站,通過網絡進行村務、黨務、財務公開,還幫助當地村民通過網絡營銷打開了自制土粉絲市場。
2012年年底,徐鋒被確診為肝癌晚期,必須進行肝移植,不過手術費用高達50多萬。在地方黨委政府以及共青團組織的關心和全國各地大學生村官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援助下,徐鋒順利接受了肝移植手術,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讓鄭村鎮紀委書記朱俊敏震驚的是,2013年,手術過后一個月,“戴著口罩,光著腦袋”的徐鋒就突然出現在鎮政府門口,執意要求回來上班。兩個月后,鎮領導班子決定讓徐鋒擔任農經員一職。考慮到徐鋒的身體狀況,他們和各行政村打了招呼,“不要給他安排過重的工作”。
不過,徐鋒深知“第二次生命”來之不易,更加努力地工作,根本顧不上需要康復身體,一個勁地要求上級部門“加擔子”。2013年5月,全鎮開展扶貧調查,工作面廣,任務量大,時間緊,他主動請纓挑起潭渡村扶貧調查工作。“我在這里當了3年村官,情況我熟悉,這項工作交給我再合適不過了。”
于是,白天挨家挨戶摸底填表,晚上加班進行信息錄入,就這樣按期完成了2700位村民信息的收集工作。得知鎮里的黎明村缺一個價格監督員,他向該村毛遂自薦,主動配合物價局下村開展物價宣傳。
“哪知命運又一次跟我開了一個玩笑,在幾個月后的復查中,病魔再次降臨,肝、肺、腿骨都有了癌細胞,使我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工作崗位,長期住院治療,可惜回天無力,可以斷定,我的生命已進入了倒計時。”徐鋒在遺言中寫道。
在他人生的最后幾天里,他還對前來看望的同事說:“剩下的工作,只能拜托你們了……”
從11月中旬起,徐鋒的病情不斷惡化,時常陷入昏迷。他心里充滿了遺憾,堅持要跟黨委政府和全國的愛心人士進行最后的訣別。表哥汪學敏記錄下徐鋒口述的內容,因為徐鋒身體虛弱,這封信斷斷續續“寫”了20天。直到11月28日,他已經意識不清,家人才將信件公布。
“徐鋒的信感人至深,表達了他對人生、對事業、對親人的無限眷戀……”11月30日,安徽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鄧向陽在看到徐鋒的絕筆信后作出批示。
“我和你同年走進大學生村官行列,一直夢想把村官當成事業來追求。可你卻因病魔纏身失去生命,我為有你這樣的戰友而驕傲。”一位網友感慨道。
徐鋒在遺言中說:“鄭村鎮是我一生唯一工作過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十分留戀這片土地,但我再也沒有機會為這片土地貢獻力量了,我只能帶著這份遺憾離去。我有一個愿望,在我死后,能埋在這片土地上,讓我能看到鄭村鎮的發展,我將含笑九泉。”
遵照徐鋒的遺愿,他被安葬在潭渡村公墓。當地政府將徐鋒永遠地留在了這片讓他留戀的土地上。(記者 王磊)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