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社會民俗

記者改行當廚師:拿筆的手也可以拿起勺

時間:2015-12-22 08:57:1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熊其雨原是記者,曾供職于《株洲晚報》與長沙一家地鐵報,今年辭職,改行當廚師,開了一家叫“醬醬鹵”的店,主營鹵菜、炒菜、蓋碼飯、鹵粉等。這等事,竟能成為新聞,不免有些反諷。

擱在二三十年前,這自然會是大新聞,就像名牌大學畢業生當農民或賣豬肉,足以令舉國皆驚。記者與廚師,大學生與農民、殺豬佬,這些身份之間,懸殊甚大,不過與其說是身份的懸殊,不如說是知識的落差。國人聚焦、非議這一幕,可見對知識的價值還是相當看重。譬如熊其雨的父親,思維還停留在那個年代,他認為兒子由記者改行當廚師,書就白讀了。

而今則不然。無論記者改行當廚師,還是廚師改行當記者,我都不會驚詫,只道尋常。這不是因為,記者與廚師之間的知識差距被抹平了,而是因為,經過這數十年的潛移默化,我們對于知識與職業的考量,應該有所改觀。

如果拿“所有職業一律平等”作為證據,顯然扯淡,那樣的空話,只適合官員慰問清潔工的時候來講;然而,當拿來對比的工作,不是靠家世、靠金錢、靠身材顏值,而是靠手藝吃飯,那么它們之間,并無高下之分。記者與廚師之爭,當作如是觀。倘有人來問,該怎么擇業?我首先會反問,你會什么手藝?假如什么都不懂,哪家媒體或飯店會招你呢?

老實說,就工作而言,不要考慮那么多道德因素,諸如“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或“為人民服務”,你只需捫心自問,第一能否勝任這份工作,第二干這份工作是否快樂。快樂內涵豐富:有人因工資高而快樂,有人因女同事酷似林志玲而快樂,有人非得當總統才能志得意滿,有人當門衛、收發員便可自得其樂……這么一來,各種工作,則不可比較,更不必區分高下。

所以說,記者改行當廚師,絕非委屈、隕落,只是換一種活法,用新聞里的話講,“就是想去另一個地方呼吸,想看到不一樣的自己”。如果連這一點都意識不到,還為記者打抱不平、失落、哀嘆,則屬偏執,他們在記者身上所寄托的那些事物,恐怕將淪為一種虛妄。

譬如新聞當中,遍布這樣的話語:“我看得出他的彷徨。”“他眉眼低垂,有些茫然,又有些倔強。”“他眨著眼,語氣猶疑。”“那一刻,我感受到,生命的本質就是不安。”不知這是熊其雨的實況,還是新聞記者的心理投射?這一切,正源自新聞開頭所提出的問題:“我抑制不住好奇,拿筆的手,怎么拿起了勺?”

可是,拿筆的手,為什么不能拿起勺呢?這本來不該是一個問題。

如果認為記者的職業比廚師高貴,這個社會便開始傾斜;如果認為拿筆的手不該拿起勺,知識的根基便開始動搖。這么說,絕不是反智,而是把淪陷的智力扳回正常狀態。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