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州晚報報道,近日,德州市天華幼兒園舉行了一場防騙演習,他們邀請學生家長作為志愿者,在孩子們的自由活動時間,由家長喬裝的“拐騙人員”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 “實戰”拐騙,騙出幼兒園大門口算“拐騙”成功。結果讓老師家長們大跌眼鏡,家長們的騙術非常成功,失敗的并不多,更有一個家長把一個班30多個孩子全都騙了出來。
防騙演練讓人大跌眼鏡
“朋友幫我一個忙好嗎?寶貝,你想吃糖嗎?我準備了好多好吃的東西?小朋友,你們園長的辦公室在哪里,帶我去好嗎?我手機的游戲特別好玩,你想玩嗎?”……演練活動中,行騙人員有的運用 “權威誘惑法”,有的運用“物質利誘法”,還有的用“帶路引路法”,各種手段五花八門。期間班級老師按照事先要求不作任何語言提示,在一旁暗暗觀察孩子們的反應及表現。
路先生就是騙出30多名孩子的家長,他首先利用手中電動汽車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在找到一名最活躍的孩子,西西。從西西嘴里套出了他家長的信息,并聲稱自己是西西家長的同事,而且有照片為證。“我拿出手機隨便找了幾張照片讓孩子看了看,其實他根本沒有看清,但也信以為真。”路先生介紹,取得了西西的信任后,他對全班的孩子說,下面來跑步,誰能跑第一就把之前的電動汽車給誰。當有孩子表示出懷疑,不想出去時,西西就站出來作證,告訴大家路先生是他父親的同事,并不是騙子,就這樣,路先生把30多個孩子都騙了出來。
天華幼兒園的沈麗老師介紹,在演練活動中,大班的孩子對美食的誘惑視而不見,更加看重的玩具的誘惑,尤其是一些電子產品,如:手機、ipad等,三名家長成功騙出四名孩子。而中班的孩子更容易被美食誘惑,三個家長除了路先生騙出了整整一個班的孩子,而另外兩名家長也騙出了兩名孩子。反而是小托班的幼兒由于年齡小,接觸幼兒園時間短,防范心理較強,被騙的成功率低于中班大班。
“孩子的年齡太小,很天真,有些時候還意識不到危險。”沈麗老師介紹,她覺得出現這種狀況的還有一部分性格原因,有些孩子特別熱心,遇到別人有困難總想幫一下。“這次演練也給我們和家長提了一個醒,除了加強幼兒園管理以外,多進行這種演練,加強孩子們的防騙教育意外,家長方面以后也要多加防范。”
不同家長對兒童防騙看法不同
天華幼兒園這個測試結果,出乎現場所有家長的意料。記者隨機調查了10位孩子在3-6歲的家長,其中有5位家長表示,他們沒有專門給孩子講過怎么防騙,只是曾向孩子說過,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不要輕易跟陌生人走。5名家長表示,他們會在平時的生活中,專門給孩子上防騙課程。另外,10位家長都表示,自己的孩子可以熟練的說出家長以及直系親屬的名字,但只有7名兒童能夠準確說出家庭住址,有6個孩子可以準確說出自己父母的手機號碼。
“作為父母,孩子上幼兒園,我們肯定要全勤的,每天都親自按時到幼兒園接送孩子。”孫先生告訴記者,他并沒有給孩子上過專門的防騙課,但是日常生活中會教孩子拒絕誘惑不能吃、喝陌生人給的食物或飲料,不能跟隨陌生人去陌生的地方。
孫先生還認為,平時孩子做什么都有家長陪同,沒有必要做的草木皆兵。“我孩子剛四歲,不管是出去玩還是上幼兒園,起碼會有一個大人陪著,只要陪伴孩子的大人用心,一般情況不會出事情。”
市民湯女士的孩子今年5歲,她覺得孩子自身的認識是重中之重。“我會要求孩子記住自己的家庭住址,除此以外,每到電視上有小孩被騙的報道,我也會借機會給孩子上課。”不過湯女士覺得幼兒園的作用也不容忽視。“認真負責的老師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認真照看孩子意外,還學要給孩子上課。”
市民王女士則認為,簡單的說教起到的意義并不大。“我孩子3歲了,以前也教他不要跟陌生人走,可起到的作用很小,后來我改變了教育方式。”王女士介紹,她現在的方法是陪孩子看童話繪本,利用睡前講故事的時間,給孩子講一些關于防拐防騙的童話故事,如《湯姆走丟了》系列書籍等。“從故事中,讓孩子牢牢記住一些防騙常識,例如不和陌生人說話、不給陌生人開門等,現在孩子防騙意識明顯增強了。”
防騙防拐教育需家園合力
于官屯派出所的民警唐寶林介紹,對于兒童防騙來說,首先,家長要有這方面的意識,要提前對孩子進行教育,不要感覺這樣的事離自己太遠,同時,年齡較小,尚無自保能力的孩子,家長必須加強看護。“要強化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習慣能成自然。”
“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講大道理,孩子可能記不住或理解不了。家長要盡量通過事例分析、游戲和情景模擬問題的方法,強化孩子掌握有關防范拐騙的自我保護方法。”唐寶林說,家長可以結合身邊發生的事例或有關新聞報道中的案例,和孩子一起分析。比如,家長在帶孩子到游樂場游玩時,可以詢問孩子:“在游樂場,如果有陌生人說,他想去某一個地方,希望你能幫他找一找,你怎么辦?”
民警張波則認為,在防騙教育上,也不應該只靠家長,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對孩子的教育同樣重要。四五歲之前的兒童,自身沒有防范意識,對此,幼兒園的老師們從游戲中入手,給孩子們增加考驗課,告訴孩子們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不認識的人走,更不要相信陌生人。
對于思考能力不足的小學生來說,引導和時時提醒顯得尤為重要些。把安全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學主渠道,開展不同內容教育活動,讓學生們掌握一些簡單易行的防范與自救辦法,規避危險與傷害,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記者 楊鳴宇 通訊員 張波 唐寶林)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