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禮縣訊 近年來,禮縣馬河鄉以黨建統領全局,以脫貧攻堅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突破口,全面推進產業發展戰略,推動了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走出了集體經濟引領產業發展的新路子。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能否脫貧致富,關鍵就在于產業發展。馬河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堅持以黨建引領全局,因地制宜加快產業發展,全力推進脫貧攻堅戰略。為了把產業發展做實做細,該鄉三趙村黨支部堅持黨建與產業有機融合,推行“黨建+ ”模式。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段彥君主動與群眾打成一片,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通過實地調研、現場論證,充分利用當地土地資源優勢,通過土地流轉成立馬河鄉三趙村村集體經濟項目產業園,積極發展蔬菜種植、秦皇菊、辣椒等致富產業,使村集體經濟收入顯著提高,有效實現了集體經濟增收和群眾致富 “雙贏”的目標。
禮縣馬河鄉三趙村第一書記段彥君說,剛到村上的時候,我們通過走訪調研和村上的兩委班子進行了協商制定下一步的脫貧計劃,想著群眾如何富起來?我們就把發展產業作為核心內容,2018年的時候我們爭取了1500畝的核桃和花椒經濟林,今年我們村上發展了5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大棚建設項目,現在已經得到了收益,我們現在的想法就是先讓富起來的人帶動其他這些一般貧困戶,真正讓群眾在產業上實現發家致富。
“在創業初期,鄉村兩級主動關心,協助合作社流轉了大片土地發展大棚蔬菜,不僅如此,村黨支部積極對接相關部門,爭取到不少政策扶持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幫助,關心產業發展情況”,談起創業初期時給予的關心幫助時,禮縣馬河鄉三趙村宏旺達合作社負責人張小宏非常感激。張小宏介紹說,段書記去年六月份來三趙村當第一書記以后,看到這里的土地面積又大,他提議幫助給我們建了十二座大棚,種的是黃瓜、辣椒、西紅柿、包包菜等。由于種植蔬菜收益比較好,我們就帶了五戶貧困戶,平常在大棚干活的人就有十幾個人,他們比平常在外面打工賺錢方便多了,明年了我們繼續擴大這個產業,讓我們村上的群眾收益都更好一點。
為了更好的實現產業脫貧和產業致富這一目標,馬河鄉積極發揮“第一書記”駐村幫扶作用,積極開展脫貧攻堅和推進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找出制約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補齊“弱項”“短板”,扶持村民發展專業合作社、五小產業等,幫助村民增收致富。同時,村上每新成立一個專業合作社,都讓貧困戶有參與其中,依靠“支部 +基地 +示范戶 +貧困戶”的模式,重點發展特色種養殖業,讓群眾全鏈參與,全程收益。馬河鄉黨委副書記王鳳霞說“讓每一名群眾脫貧致富走上小康路,過上好日子,是我們基層黨組織開展工作、為民服務的最終目標。近年來,馬河鄉黨委政府實施黨建領航工程,以產業發展助推脫貧攻堅,重點發展辣椒,蘋果,養殖等五大支柱產業,在產業聯合社建立黨支部,指導產業規范化發展,讓貧困戶參與生產經營,以增加貧困戶收入為出發點,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供 稿 高步芳)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