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通訊員(通訊員:陳海龍)春回大地,農事漸起。成縣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做好春耕備播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兩推進”。
走在鄉村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群眾忙碌的身影,有的忙于整理田地,有的忙于施肥播種,趁著最近連續的晴好天氣,大家搶抓農時,春耕春播 ,廣袤的原野上一派繁忙,為豐收描摹著底色。
在陳院鎮的白馬寺村農業產業綜合示范園區,田地里的麥苗正散發出綠油油的光芒,茁壯成長。近百座溫室大棚里的萬壽菊苗、辣椒苗已經破土而出,經芽苞初放。“我們白馬寺村按照“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不斷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帶領本村及周邊群眾發展農業特色產業,讓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還增加了群眾的收入。”白馬寺村黨支部副書記、成縣瑞欣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宇高興的介紹道。
農時不等人,黃渚鎮清水村群眾在做好防護的同時,每天在合作社的藥材地里忙碌,翻泥、開垅、下種,他們用辛勤與汗水埋下了增收致富的希望之種。“這幾年中藥材市場需求旺盛,價格良好,為我們盤活土地資源,促進群眾增收提供了新思路。鎮上把中藥材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和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的突破口,通過政府引導、典型帶動、政策扶持等方式,走出一條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清水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陳垚說道。
農業機械化作為春耕生產的重要保障,成縣不斷加強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扶持,使一批批先進的農業機械得到普及,彌補了傳統農業生產的重要短板,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的特殊時期大顯身手。“現在是特殊時期,要勁量較少人員扎堆,今年我投入了4臺機械,深翻、施肥、平整一體化作業,不僅保證了安全又降低了勞動強度,還能提高生產效率,農機成了咱們疫情期間春耕備耕的看家寶。”紅川鎮呂壩村群眾張智慧說。
防疫不誤生產,春耕不誤農時!近年來,成縣把“三農”工作擺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延鏈條,大力發展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為實現農業特色產業振興,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