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王騫瑤)近年來,武都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中央關于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決策和省、市部署要求,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把環境質量底線,嚴控資源利用上線,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安化鎮樊家壩--杜家塄美麗新村+產業發展示范片帶毗鄰龍昌公路,覆蓋樊家壩、杜家塄兩個村,域內擁有得天獨厚的川壩河谷水澆地資源,椒果套種更能富民增收,產業發展優勢突出,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優越。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樊家壩--杜家塄美麗新村+產業發展示范片帶建設重點圍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戰略方針,著力將該區域創建成“特色風貌帶、清凈整潔帶、精細秀美帶、產業富民帶”鄉村振興示范樣板片帶。
注重凸顯“產業興旺”發展基礎,培育創建多元產業示范片帶。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培育扶壯樊家壩600畝花椒產業,錯時套種安化老品種辣椒和芥菜,在青崖河壩栽植新品種車厘子80畝,加大糞肥還田,改良土壤,最大限度發揮土地效益,逐步形成多點開花的產業發展模式,有效增加群眾產業收入。
精心編制“生態宜居”建設方案,積極推進美麗新村建設。堅持以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為目標,精心編制鄉村規劃,積極匯報爭取項目資金。并充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展,全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行動,通過就地取材的方式,利用清理龍昌公路散落、塌方的石塊,進行堆砌花園,栽種花草和樹木,建成10余公里的生態長廊,沿路鳥語花香,綠樹成蔭,山清水秀。同時,對農戶周邊荒廢地塊和墻角院落,利用磚瓦、石塊修整微型花園,裝點美化,達到墻角種花、屋頂爬花、庭院擺良好效果。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重保留鄉村風貌,彰顯鄉土氣息,留住鄉愁鄉韻。
完善制定“鄉風文明”村規民約,塑造以文化人育人體系。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創新社會治理體系,結合村情實際,將完善村規民約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突破口,通過組織黨員群眾代表召開會議,定規矩、立良俗、破陋習、扶正氣。通過加強宣傳教育、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通過利用村旁石崖、巨石,打造孝老愛親、忠孝仁義、耕讀傳家等系列文化墻面,逐步形成文明村風。
突出彰顯“治理有效”社會成果,推動社會秩序更加和諧。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規范建設村級陣地,明確辦事程序,落實村干部值班制度。充分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黨群活動日”,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拉近干群距離、增進干群感情,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
全面構建“生活富裕”鄉村圖景,更好服務群眾生產生活。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以及市、區黨代會精神,大力組織開展“三花裝點”(墻角種花、屋頂爬花、庭院擺花),“十亂治理”(亂床鋪、亂廳堂、亂衣帽、亂院子、亂農具,亂土堆、亂草堆、亂石堆、亂糞堆、亂柴堆),著力創建一批美麗村道、示范庭院、優秀家長、孝敬兒媳和文明之星,逐步教育引導群眾移風易俗,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著力發展鄉村旅游,做足“鄉村旅游”文章,形成樊家壩—杜家塄與米倉山系鄉村旅游有機融合的旅游路線,千方百計增加農戶收入,激勵群眾自力更生、勤勞致富,努力拓展農村美、產業興、百姓福的實踐之路。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