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激活鄉村發展“一池春水”——徽縣破解發展難題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紀實

時間:2022-04-29 23:29:4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徽縣訊通訊員 李文翠)徽縣四月,春景正盛。行走在徽縣城鄉,處處涌動著發展壯大產業、建設美麗鄉村的滾滾熱潮。蔬菜大棚里,各類蔬菜長勢良好,銷售正旺;養殖基地里,豬牛膘肥體壯、牲畜興旺;村莊院落里,群眾栽花種草,裝扮美麗家園;項目建設現場,平整土地、搭建廠房,緊鑼密鼓趕超進度……

在進入鄉村振興的歷史新階段,徽縣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興要求,立足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根本任務,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突出問題和制約鄉村發展的“最后一公里”,集中力量、整合資源、精準施策,奏響了徽縣全面推進鄉村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深思方益遠,謀定而后動。徽縣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通過廣泛調研,持續聚焦制約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的根本性問題,制定出臺了《徽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獎補辦法》和《徽縣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統攬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各個方面,從政策支撐、資金配套、資源整合等多渠道入手,把脈問診、對癥開方。充分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和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堅持遵循市場規律、尊重群眾主體,“拋磚引玉”、激發動能,凝聚起加快鄉村建設、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優化產業 延鏈補鏈 做足農業增效文章

自動投料、感應喂水、恒溫圈場、流線養殖、零污排放……在徽縣興疆牧歌養殖基地,立體化、現代化、生態化的生豬養殖模式讓人耳目一新,陸續配套的生豬繁育、屠宰、加工全產業鏈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徽縣為有效破解傳統農業發展中存在的規模不大、標準不高、鏈條不長、市場影響力不足等問題,提出了以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發展,堅持抓工業、抓項目的思維,把政策、資金、項目向經營能力強、帶動效益佳、發展前景好的經營主體傾斜,集中培育農頭企業、產業集群,有效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出臺的《徽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獎補辦法》中,堅持從政策層面加大支持引導,先后安排6724萬元用于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計劃和特色產業示范村建設,2074萬元對山地農業進行獎補。通過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以銷定補的方式,按照“多干多補、少干不補”的原則,對全縣苗木、養殖、蔬菜、食用菌等農業主導特色產業發展、加工銷售、品牌建設進行全鏈條、全過程的獎補。

在伏家鎮李莊村架豆產業示范帶,一壟壟地膜如一條條緞帶在田間鋪展,剛搭的竹架整齊排列,豆苗已破土發芽。村黨支部書記李波告訴記者,“我們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農戶種植架豆,對種植規模在1000畝以上的農戶進行獎補,并通過訂單包銷、技術培訓,解決他們種植的后顧之憂。種植規模擴大了,產品品質提升了,銷售又有保障,大家種植的積極性都很高。”

目前,全縣農業產業競相發展。共培育農業農頭企業33家,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1227家,家庭農場76家。累計發展苗木種植18萬畝,早春設施蔬菜2.42萬畝,食用菌450萬袋,生豬、牛羊、中蜂等畜牧養殖產業產值達4.2億余元。

在培育壯大產業的同時,徽縣發揮“線上+線下”的協同作用,龍頭企業、能人大戶主動對接市場,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網上宣傳推介,不斷擴大“朋友圈”和“銷售圈”,既提升了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又通過市場倒逼農特產品提質增效、規模發展。全縣SC認證網貨產品達51種,“三品以標”認證農產品共52個。

整合資源 補齊短板 引領鄉村美麗蝶變

“我硬化了院落,修建了水沖式衛生廁所,沒想到政府還給我補貼了4400元錢。”泥陽鎮冉莊村村民趙曉春滿懷感激地告訴記者,“修整自己的院落,還能拿到補助,現在的政策這么好,我自然愿意花錢把院子修得更漂亮!”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徽縣統籌推進已脫貧村和非貧困村發展,從資金投入保障上破題,創新實施縣財政撥一點、鄉鎮配一點、社會幫一點、村社擔一點、群眾籌一點的“五個一點”多元投入保障機制,通過“政府積極引導、村民自主參與”的原則和“以建代補”的方式,全面加快入戶路、小巷道、晾曬場硬化、廁所革命、垃圾處理等環境整治重點難點工程建設,不斷夯實鄉村振興的硬件基礎。

“通過政府的補助資金撬動,農戶自籌自建、投工投勞,從以前的“要我干”到現在的“我要干”,大家積極參與美麗庭院、美麗鄉村建設的熱情高漲。”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徽縣堅持“多個渠道蓄水、一個龍頭出水”的原則,整合投入財政資金9900萬元,東西部協作幫扶資金820萬元用于鄉村建設。全縣從村莊高標準規劃入手,圍繞示范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廁所革命”實施、村內巷道建設、入戶路和晾曬場硬化等群眾最關心關注的民生項目和鄉村建設的短板不足,“拆、補、建、治”多措并舉,全面掀起鄉村建設熱潮。并發揮財政投入“四兩撥千斤”的積極作用,按照制定的獎補辦法進行合理獎補,有效帶動群眾參與建設36500人次,撬動群眾自籌資金投入建設8049.6萬元。

目前,全縣共建成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64個,縣級美麗鄉村示范村65個,“美麗庭院”示范村20個、示范戶1700戶。大河店鎮三泉、嘉陵鎮稻坪村、銀杏樹鎮高坪村等一大批美麗鄉村和田園綜合體釋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成為徽縣旅游產業發展的靚麗名片。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