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康縣訊 “現在我們的服務‘陣地’比以前更完備、更溫情了。鄉親們可以在‘會客廳’進行各種農業技術的培訓學習,還可以暢所欲言,給村上的建設、管理提意見和建議……”康縣望關鎮沈灣村黨支部書記茍龍軍高興地說。
自“三個共同”機制創新示范村建設以來,康縣望關鎮始終以黨建為引領,多措并舉促進農村共同管理、共同提高、共同發展。該鎮沈灣村突出黨群“服務+”功能,創新性地將村民議事大廳打造成有溫度的“會客廳”,集學習交流、便民服務、文體活動、矛盾調解等功能于一體,切實提升村級黨建引領聯系群眾、服務基層的文化內涵,增強村民的歸屬感,更激發了基層治理活力,實現了村民有事“快響應”,服務村民“零距離”。
據了解,該村“黨建客廳”占地36平方米,具備人員接訪、農特產品展示、文化閱覽、黨員群眾休息、議事、學習、村兩委工作等7個功能,為村內黨員學習議事,志愿服務,村民溝通交流、工作教育、議事協商、矛盾調解提供了平臺。
“真好,現在比以前好多了,可以隨時到咱們的‘會客廳’學習了解黨的好政策和國家大事。”正在學習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的望關鎮沈灣村黨支部老黨員李仲義激動地說。
唯有創新,才能激活動力。該鎮沈灣村的“黨建客廳”是一種創新開放的黨建模式,實現活動場所共用、黨建資源共享,能更好地凝聚黨群力量,促進共同提高。“在我們的‘黨建客廳’,可以共同開展技能培訓、表彰獎勵、道德評議等村民自治活動;可以利用閑暇時間組織群眾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掌握最新時事政治新聞;可以觀看《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等紅色影片,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也可以給留守兒童輔導作業,組織老人開茶話會等小型文藝活動,進行愛心關愛服務;還可以聽民聲、解民憂,調節鄰里糾紛,化解矛盾......”康縣望關鎮鎮長李耀文說。
“小客廳”承載“大服務”、發揮“大作用”。康縣望關鎮沈灣村創新打造村民身邊的“會客廳”,切實提升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同時也提升了群眾的主人翁意識。通過建設“黨建客廳”,搭建交流平臺,以黨建為引領,助推鄉風文明、產業技能、平安鄉村建設的共同提高,更好地為村民服務。(焦楊紅 田佳佳)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