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徽縣訊 近日,筆者走近永寧鎮廟灣村,鑼鼓喧天、歡聲笑語,永寧鎮架豆產業2022年度分紅大會正在進行……
一聲聲震天的歡呼、一朵朵胸前的紅花、一排排整齊就坐的村民、一張張綻放的笑臉,村民們無比喜悅的豐收之情,展示在8個優秀專業合作社、11位架豆產業產銷大戶等受表彰的代表們身上,更展現在村集體、貧困戶、務工群眾、土地流轉群眾等在場的所有的群眾們身上。
產業旺,鄉村興。““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業為主、多業并重、長中短相結合”的產業發展模式,給我們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我們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就增加了收入。”現場群眾們談論著心中最真切的感受,也給出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永寧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對接群眾需求,整合資源載體,以原始的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等的畜牧業生產,與發展現代農業和各類各色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新發展體系,實現富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永寧鎮副鎮長張宏波告訴筆者。
文明實踐促群眾增收,永寧鎮的抓實了這一點,也抓好了這一點。文明實踐聚焦“作示范、勇爭先”,以“拼”的意識、“搶”的心態、“實”的作風,用心謀事、用情干事、用力成事,推動“積分兌換超市”“文明家庭評比”“五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活動持續開展,選樹典型,培育鄉村文明新風尚,推動鄉村產業發展。
“永寧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成為打通宣傳群眾、引導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通過“龍著力頭帶動、大眾參與、多元培養”積極引進各類公司,鼓勵村黨支部和能人大戶領辦創辦合作社,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進農業產業化步伐,建成了張溝、郭坪玉米制種、廟灣架豆、高山辣椒、泰伯經濟林果、唐莊有機蔬菜等特色產業品牌村,形成了文明實踐促產業發展格局。”永寧鎮黨委書記劉長安介紹著。
截止目前,全鎮架豆種植面積達到2200余畝,銷售架豆2000余噸,實現增收560萬元,廟灣村架豆種植面積1010余畝,銷售架豆960余噸,實現增收340萬元,村集體分紅3萬元,群眾分紅42.7萬元。(吳海紅 馬育江)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