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張珂)秋種一粒籽,夏收萬擔糧。連日來,武都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搶耕搶種,趁著有利時節,全力做好秋耕備耕工作,確保疫情防控與來年農民豐產豐收兩不誤。在武都區各鄉鎮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戶忙碌的身影,一幅生機勃勃的秋耕秋種圖正在武都大地徐徐展開……
為徹底整治撂荒地,楓相鄉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按照“一地一策”“因地施策”的原則,多管齊下、廣泛動員、大力宣傳冬小麥種植、種糧農民補貼等政策及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充分調動群眾種糧的積極性,通過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等方式,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保障糧食安全。
楓相鄉草坪村村民王東紅,代種代耕親友土地2.7畝,今年是他在政府的號召下大面積種植冬小麥的第一年。“我在家不外出,把我們周邊親友不耕種的土地給代種了,現在政策好,種子也有保障,機械化耕地也輕松,種植小麥速度快,也能增加收入,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這是今年第二次復墾,第一次復耕的撂荒地上種的蕎麥,長勢良好,馬上就要成熟,我們正在搶抓時間,清除地里的雜草,計劃種植一茬冬小麥,預估明年夏天就能有收益。”楓相鄉大水溝村村委會副主任王新國說。
今年秋季,楓相鄉計劃種植冬小麥550畝,目前秋播工作已經全面啟動。
磨壩鄉搶抓有利時節,多措并舉,充分調動群眾種糧積極性,開展小麥播種。今年以來,磨壩鄉持續深化區委“五看五比五促進”行動、“3+6”農業產業發展體系,以“撂荒地整治”為抓手,采取“黨建+”產業融合發展模式,輻射帶動群眾調整種植結構,成片規模播種小麥,實現群眾增產增收和保障糧食安全“雙贏”。
在楓相鄉亞灘村,茶農們積極開展茶葉新植補種,打窩、插苗、壓土、剪枝……大家相互配合分工有序,掀起秋季茶葉補植及管護熱潮。
為搶抓時間,在茶葉基地,還有一群特殊的隊伍,他們就是區茶葉站的農技人員,為保證茶葉栽種技術到位,技術人員便到茶葉基地,進行茶葉補苗和新增茶葉種植的現場指導,保證幼苗存活率。“今年的夏天,高溫持續時間較長,導致我們春季栽植的部分茶苗長勢不是很好。幾場秋雨后,我們每天組織多名群眾給茶園進行施肥和除草,同時補植茶苗,希望通過秋季補植及管護,來夯實我們茶園發展的基礎。”楓相鄉亞灘村黨支部書記談廷銀說。
今年以來,楓相鄉創建茶園示范塊7處350畝,示范戶140戶,改造管護提升茶園1500畝;引進茶葉新品種大面積種植標準化茶園300畝,以點帶面,在亞灘河流域采用“茶葉+車厘子”套種模式,傾力打造千畝觀光茶園,為產業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做大做強現有產業,統籌已有產業管護,確保發展一片、管好一片、見效一片,以產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楓相鄉黨委副書記、政府鄉長潘長青信心滿滿的說。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