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兩當縣站兒巷鎮深刻踐行“兩山”理論,持續推行“八有”山地立體農業新模式,依托豐富的冷水資源,做活水文章,冷水漁業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發展迅速,實現從數量向質量的轉變,走出了一條發展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瞄準漁業發展“新賽道”。站兒巷鎮鎮域森林覆蓋率76.6%,境內有嘉陵江、兩當河、云屏河、管江河四條河流穿境而過,這里水資源豐富。
產業興,則經濟興。站兒巷鎮推行“八有”山地立體農業新模式,逐漸蹚出了一條倚特色而立、向高效而行,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漁業發展的“新賽道”。
先后建成三聯村、站兒巷村冷水魚養殖基地,水產養殖面積達到23畝,養殖面積達6000平方米以上,繁育養殖金鱒、虹鱒、鱘魚、三文魚等冷水魚20萬尾,“四大家魚”及溫水魚魚苗8個品種40萬尾,每年繁育魚苗和養殖成品魚可達20萬斤以上。
隨著農旅康養游、漁業文化與飲食文化的深度融合,站兒巷鎮依托嘉源山莊、荷花池農旅康養園,已形成了生魚片、清蒸金鱒、中華鱘等冷水魚“名吃”,休閑漁業規模持續壯大,農旅文化大力發揚,打造了站兒巷鎮特色“漁旅”名片。
好山好水“養”好魚。站兒巷鎮自然資源優勢突出、水產種質資源豐富,孕育著以金鱒、虹鱒、鱘魚為代表的多種冷水魚類,優質水產品具有“味道鮮美、肉質緊實、品類繁多、綠色安全”等特點,深受外消費者喜愛。
站兒巷鎮的冷水魚為啥好吃?三聯村冷水魚養殖基地負責人王建平自豪地說道:“我們臨近嘉陵江,山泉水豐富,水質清澈無污染,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為冷水魚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魚類生長緩慢,魚肉肌纖維細、密度大、肌纖維面積比大,所以細膩口感、彈性好!
此外,站兒巷鎮采取的是“人放天養”的生態養殖方式,采用長流活水養殖,良好的水質生態環境與寒冷氣候,為池塘自身水體凈化提供充足的時間,讓魚類水產品具有獨特的風味和細膩的口感。
“一條魚”游出特色路。在冷水魚養殖基地,前來購買的游客絡繹不絕,魚塘里成千上百條肥碩的魚兒上下翻騰,呈現出一派魚躍人歡的喜人景象,而漁場內的圓形池塘,無疑成為當地群眾致富的“聚寶盆”。
群眾生活富足起來,很多人不僅要吃魚,還要吃“好魚”,這也為冷水魚的銷售提供新契機。
“稍等一下,打包完這個,馬上就處理你的訂單!闭诿β抵械耐踅ㄆ诫y掩喜悅之情,生意太火爆了,談起冷水魚的前景,他很有自信,每個月能夠銷售了1200條魚,賺了3萬多元,這不剛剛真空包裝的40多條虹鱒魚馬上發往陜西省鳳縣鳳城酒店。
站兒巷鎮緊緊圍繞兩當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大力發展生態水產養殖,積極樹立具有兩當特色的生態品牌,為當地人民提供放心、健康的冷水魚同時,助力群眾走上“錢”景廣闊的增收致富路,為當地經濟增添了新活力。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