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禮縣訊 隨著戶外工作人群不斷增多,吃飯難、喝水難、如廁難、休息難等問題成了戶外勞動者的從業難題,尤其是冬夏兩季,有一個可以臨時取暖、乘涼、歇腳的地方,成了戶外工作者最大的期盼。而每一個出行的群眾,累了、冷了、遇到困難了,也期待著有一個可以歇腳、取暖、尋求幫助的地方。
為了解決全縣廣大群眾及戶外工作者出行難題,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禮縣總工會、工信局、金融及部分私營企業建設蘭倉愛心驛站,現在分布于禮縣各個街巷的“蘭倉愛心驛站”成為了全縣群眾的溫馨港灣。
一臺飲水機、一臺移動充電寶、一個醫藥箱......溫馨的蘭倉愛心驛站讓環衛工人、外賣小哥等戶外工作者在這里休息、避雨、吃飯,點滴之間流露著溫情。近年來,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與相關單位、企業協商,利用公園廣場閑置房屋招募愛心商戶,創新打造了“蘭倉愛心驛站”。
記者在禮縣蘭倉驛站服務中心看到,不時有外賣小哥和環衛工人在里面休息喝茶,驛站內醒目擺放著帶有統一標識圖案的標牌,明確標出服務人群、服務內容等字樣和圖案,便于戶外勞動者識別。除了飲水機、桌椅、空調、醫藥箱、書籍報刊、手機充電樁等設備設施外,站內還配備有針線盒、微波爐等日常生活用品,驛站內干凈整潔、溫馨明朗,禮縣本土文化氛圍濃厚,讓群眾在休息的同時,了解禮縣歷史文化,從而讓他們增強歸屬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韓登成是一名外賣小哥,每天奔波在送外賣的路上,風里來雨里去很辛苦,冬天沒有地方可以取暖,夏天也沒有地方可以納涼,平時工作累了只能在店鋪外的臺階上短暫休息,聽說這兒有了蘭倉愛心驛站,他和同事們都很高興。外賣小哥韓登成開心的向我們分享道:“今天路過這個地方看見一個(愛心)驛站,這個地方也是給我們這些戶外人員提供了一個福利。進來發現環境也特別好,有書也有充電的地方,特別方便。尤其是天氣熱的時候,可以進來坐一會,喝杯水,感謝蘭倉驛站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們可以進來乘涼。”
一枝一葉總關情,件件實事惠民生。記者還相繼走訪了禮縣華文書城、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禮縣支行、禮縣農商銀行、禮縣電信公司、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禮縣支行、郵儲銀行禮縣支行,每個愛心驛站都根據服務對象開展不同的服務,不斷提升“蘭倉愛心驛站”的服務水平,拓寬“蘭倉愛心驛站”覆蓋面,這些暖心的便民服務把關心和關愛送到了他們的心坎上,幫助戶外勞動者解決了長期面臨的各種現實問題,有效調動了戶外勞動者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和諧發展,讓“蘭倉驛站”成為真正的“職工之家”。
“禮縣農商銀行東新南路分理處“蘭倉愛心驛站”可以為交通警察、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們提供冬季取暖、夏季避暑、臨時休息、臨時儲物、無線上網、雨天借傘等多項便民服務。還開展了各類社會志愿活動,提供防范電信詐騙、防范非法集資等金融知識宣講,以及業務咨詢、綠色信貸等免費、專業的金融服務。把愛心驛站建設成為公益活動與品牌形象宣傳基地,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傳遞和凝聚社會正能量,全力做好“老百姓家門口”的銀行。”禮縣農商銀行職工郝子剛介紹道。
隨著“蘭倉愛心驛站”的廣泛推廣,越來越多的企業自愿在自己的企業和門店開設“蘭倉愛心驛站”,勇擔社會責任,為戶外工作者和全縣群眾提供休息場所,每個愛心驛站也會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而開展不同的服務,讓蘭倉愛心驛站成為戶外工作者的暖心家園和禮縣群眾奉獻愛心的公益平臺。
禮縣電信公司副總經理李旭忠說:“禮縣電信始終堅持人民電信為人民的初心,秉承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用真情打造蘭倉愛心驛站。在為群眾提供便民暖心服務的同時,助力全縣高質量發展,增亮城市名片,筑起愛心港灣。”
據了解,禮縣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創新打造的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蘭倉驛站”志愿服務品牌,是禮縣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中提質擴面、突破創新上的新發展,也是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走深走實的新舉措。
截至目前,禮縣已建成“蘭倉愛心驛站”24個,每天服務各類人群5000余人次。“蘭倉愛心驛站”的建設,將對強化政務服務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各級隊伍志愿服務能力,推進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走深走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發揮積極作用。
(供稿文圖:王曉瑜 蘇峰佩)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