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面的常見誤區沸水下面很多人煮面時,都等水完全沸騰后才下鍋開始煮,其實這樣容易導致面條受熱不均勻,面條表面容易糊化">
但是對于煮面,你真的會煮嗎,這幾種煮面的誤區,估計你看過后,才明白自己其實都做錯了!
煮面的常見誤區
沸水下面
很多人煮面時,都等水完全沸騰后才下鍋開始煮,其實這樣容易導致面條受熱不均勻,面條表面容易糊化而粘連,煮出的面一點都不筋道。
正確做法:等水熱至剛剛開始冒氣泡,此時將面下鍋,并順時針攪動面條,面條很快便能煮好。這樣煮出的面又彈又Q,口感極好,掌握好下面的時機。
煮面不加冷水
自己在家煮面時,通常將面扔進鍋里,發現面湯越煮越渾濁,有很多浮起的白泡。很多人都只是將鍋蓋揭開攪拌幾下讓白泡沉下去。
正確做法:煮面時加冷水,能更好保持了面條的口感,也能減少面條堿性滲出,食用過多的堿會損傷腸胃。
加過量的鹽
口味重的人,喜歡在煮面的湯水里,加入過量的鹽,以為這樣煮出的面條更好吃。其實,面湯中含鹽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的負擔,尤其是高血壓的人不宜食用。
正確做法:想要面條味道更鮮,不如在煮面時加一小勺醋,能更好綜合面湯的堿性,而且對于普通掛面來說,加醋后,面條更白凈,顏值更高哦!
煮面不放油
為什么自己在家煮面又干又坨,而面館里的面卻根根筋道呢?其實就在于放油,面館的煮面的湯水多含重油,高湯里也含有大量油脂,面條自然更加軟滑。
正確做法:為了健康,自己在家煮面時,大可不必放重油,但適量調入一些橄欖油或菜油,不僅煮出的面條不粘鍋,而且更美味。
食用面湯
很多人習慣將煮面的湯水和面條一起吃,或是直接在湯水中加入其他佐料一起調味。其實,應該將煮面的湯水瀝干,或是將面條撈出,單獨加入高湯調味。
正確做法:煮面的湯水中,含堿較多,不宜直接食用。想要面湯,可單獨用其他食材調制高湯,食用起來更健康。 高湯可用豬骨、肉類熬制,如果不想吃得太油膩,又想要濃稠的高湯,可在湯中加入適量小米或黃豆,能讓高湯味道更鮮美。
總早上吃面
很多人都習慣早上吃一碗面當做早餐,其實,吃面最佳的時間是中午。
正確做法:盡量在中午吃面條,面條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條煮熟后變成400克。因此能讓人產生較強的飽腹感。面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
下面教大家如何在家輕松下面~
麻醬香拌面
食材:掛面200g、芝麻醬、油、蠔油、芝麻油、鹽、味極鮮、糖
步驟:
1、芝麻醬用少許熟的食用油調稀,加入適量的鹽、糖、味極鮮、蠔油,攪拌均勻即可。
2、鍋里水開后,把掛面放入,煮至成熟,撈出后,過涼水,瀝水裝盤。
3、拌上少許的芝麻油防止面條黏連,澆上第一步攪拌好的醬汁即可。
肉沫拌面
食材:干面條若干、1-2湯匙菜籽油、半斤肉沫、1個洋蔥,切成薄片、2瓣大蒜、菠菜、鹽、胡椒粉、3大匙醬油、2匙芝麻油、1匙蜂蜜、2匙辣椒油
步驟:
1、將面條煮熟,撈出瀝干水。開火,等鍋熱后加入一到兩湯匙油,加入肉沫,翻炒至變肉沫變色。
2、加入洋蔥和大蒜,繼續煮加熱直至洋蔥變軟。
3、加入菠菜,用鹽和胡椒粉調味。
4、最后加上面條進行翻炒就完成啦!喜歡吃辣的可以加一些辣椒油~
牛肉醬拌面
食材:面條(生) 150克、細香蔥 5根、蔥油 2湯匙、生抽 1湯匙、醬油 1/2湯匙、米醋 1/4湯匙、牛肉醬 1湯匙、食鹽 1/2茶匙、白糖 1茶匙
步驟:
1、準備材料:面條、小香蔥和調料。
2、鍋內水煮開后,下入面條,煮開添半碗冷水,再次煮開再添半碗冷水,煮開后面條出鍋過涼水(煮開添涼水能使面條更筋道)。
3、充分冷卻的面條入事先準備好的冰涼開水中浸泡一下(冰水泡過的面條更Q彈,也更適合炎熱的夏天)。
4、面條充分瀝干后加蔥花,以及所有的調料拌勻即可。
花生醬涼拌蕎麥面
食材:蕎麥面、胡蘿卜、黃瓜、醋、干辣椒、生抽、花生醬、蜂蜜、水、大蒜、芝麻油、小蔥、白芝麻
步驟:
1、蕎麥面放入開水中,按說明煮2-3分鐘至面條熟透,瀝干水分在冷水下沖洗至完全冷卻,瀝干備用。
2、煮面條的時候就可以將所有的調料放在一起,調勻。
3、將冷卻的面條和蔬菜放在一起,倒入調料拌勻后用保險膜蓋上放冰箱冷藏至少半小時以上。如果放冰箱超過一天,可以在微波爐里加熱一下,再調入些生抽,醋和水就會比較滋潤。
西紅柿茄丁過水面
食材:面粉、茄子1個、西紅柿1個、蔥花少許、鹽適量、醬油一湯匙、水淀粉適量、植物油適量
步驟:
1. 茄子切小丁(介意的或茄子老的去掉外皮。
2. 鍋內入稍微多些的油,溫熱時加入茄丁小火煸軟。
3. 西紅柿切丁,再切少許蔥花。
4. 茄丁變軟后撈出備用。
5. 這時候鍋里還有一些余油,加入蔥花爆香后放入西紅柿丁,放入鹽,小火煸到西紅柿變碎出湯。
6. 倒入茄丁翻炒均勻,點入一點水燒開燜一會(這一步很重要)加入醬油提色,加入水淀粉勾薄芡即可關火。
7.另起鍋水開后,煮熟面條。
8. 撈入涼水盆里過涼,澆上西紅柿茄丁鹵即可,清爽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