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聽到了許多老板們親力親為、事無俱細地參與樓盤全程開發(fā)的故事。
“這個戶型我們張總和王總兩個人熬夜加班修改過不下一百次”。
“為了設(shè)計出好戶型我和彭總就像擺積木一樣嘗試過無數(shù)遍”。
“老板親自帶隊去北上廣深踩盤學習,收集帶回來的樓書足有幾大箱子”。
“老板為了踩盤,腳上磨起了泡,腳腫了,泡破了,但仍然堅持去踩盤”。
“門口的那兩棵樹是老板親自從外地相中拉來的,運費比樹錢的一倍還要多!
“路邊的柳樹老板要求換成國槐”。
“為了找到這些石頭,老板走遍了大江南北”。
“這個材料是老板從國外進口的!
“工作人員辛辛苦苦鋪砌好的地磚,老板發(fā)現(xiàn)接縫不均勻要求砸掉重鋪”。
“我們的樣板間裝修至少砸了三次,每次都不合老板的法眼”。
“這些雕塑全是老板設(shè)計的”。
“墻上的字也是”。
“外立面的顏色是老板欽定的”。
“每天涂完涂料我都站在遠處看,十幾天下來總算調(diào)出了我們想要的外墻顏色”。
“為了搞好物業(yè),老板專門在深圳華僑城買了套房,住了半個多月,每天都悉心觀察物業(yè)怎么搞”。
“項目名稱是老板起的”。
“徽標也是老板建議的”。
“廣告語是老板想的”。
“我和銷售顧問正在吃飯,老板來電說下午要調(diào)房價,一平米漲兩百”。
……
那是房地產(chǎn)市場開天辟地的階段,老板們就像上帝一樣無所不能無所不干,也無往而不勝。
一個樓盤的水平基本上代表了老板的水平,老板的水平也就是一個樓盤能實現(xiàn)的最高水平。
同時也就代表了一個城市的居住水平。
老板的學習速度代表了蘭州的人居改善速度。
第一個做了噴泉,名為水景樓盤,來人就引領(lǐng)參觀。
第一個建起了小高層,擔心老百姓不接受。
第一個引進人車分流,成為全城關(guān)注的賣點處處宣傳。
第一個裝了攝像頭,名為智能小區(qū)。
第一個建了一棟精裝房,請來中房協(xié)會長舉行高峰論壇,告訴人們這才是成品房。
第一個打破排排塵吃果果的布局,東偏北30度。
……
無數(shù)的創(chuàng)新,令人感覺到蘭州房地產(chǎn)的開發(fā)日新月異。
但是開發(fā)過程變得越來越漫長。
一個二三十萬方的樓盤從拿地到銷售怎么著也得三四年吧,
至于何時清盤那就看老板的心思了。
五十畝以上都是大盤。
全城一百畝以上大盤掰著指頭數(shù)也就三五個。
“十年建一個一兩百畝的盤,三兩個盤開發(fā)下來人就老了”。
接下來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偌大的城市供不應求,
房價飛漲。
全城百分之九十的樓盤都建成了住宅,
全城百分之八十的房價每平米差距不過千,
百分之七十的戶型面積和結(jié)構(gòu)都大同小異。
百分之九十九的樓盤車位配比都嚴重不足。
甘公網(wǎng)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