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被稱為“網約車新政”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出臺,確定了網約車的合法性。如今新規(guī)發(fā)布半月有余,網約車運營狀況如何?
網約車價格實惠減少
網約車之所以受到消費者青睞,便宜實惠是一個重要原因。對于很多乘客來說,2014年出現的網約車紅包大戰(zhàn)至今還歷歷在目。
然而,近日滴滴出行補貼優(yōu)惠越來越少,由此引發(fā)熱議。在乘客反映的問題中,優(yōu)惠力度小、高峰期或天氣惡劣的情況下加倍溢價比較突出。
家住北京貴友大廈附近的唐先生,上班時會選擇滴滴出行。但是在《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 正式出臺幾日后,他發(fā)現與之前相同的時間段內,約車平臺溢價2.1倍以上,再加上優(yōu)惠力度小,與乘坐出租車相比并沒有感覺到實惠。
記者梳理發(fā)現,目前北京滴滴快車的起步費為1.8元/公里,時長費0.5元/分鐘,最低消費為8元。在六月份之前,滴滴在北京的計價標準為1.5元/公里,時長費用為0.3元/分鐘。從每公里價格上漲幅度計算,上漲幅度為20%。
此外,梳理多地媒體曝出的漲價信息后發(fā)現,網約車價格上漲幅度普遍在20%—30%之間。
高檔車司機考慮轉行
除了乘客普遍感覺漲價以外,司機也對滴滴的獎勵政策有所不滿。
記者從某張姓司機處了解到,近來滴滴的獎勵確實顯得差強人意。“現在補貼門檻變高了,這部分錢越來越不好拿了。”該司機告訴記者,原來主要收入來源還是要靠補貼,但是現在接單獎勵和早晚高峰的補貼都收緊,最初每天接滿10單就能拿到補貼50元,后來提升到16單有獎勵,現在更是需要滿26單才會有獎勵。該司機表示,由于自己駕駛的車輛是奔馳C級車,保養(yǎng)、油耗等各方面的費用都較高,如果這樣下去就要考慮轉行了。
專家建議首選公共交通
此次滴滴快車悄然上調價格,或許意味著各打車軟件在結束“燒錢”模式上達成了一定共識。一名不愿具名的業(yè)內人士分析,“打車軟件補貼都是推銷手段,目的是圈用戶、占份額。隨著各打車軟件在市場上的份額逐漸清晰,這種燒錢模式必然結束。”
該名業(yè)內人士說,“如今的打車軟件市場,用戶和流量都存在一定‘水分’,都是靠補貼積聚的‘偽需求’。如今價格回歸市場,有利于這個市場發(fā)展。”
專業(yè)人士說,對于普通乘客,未來出行首選地鐵、公交這類公共交通工具,也許是最經濟實惠的方式。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