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銷毀5噸公交假幣的新聞經媒體報道后,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據悉,大連公交集團十年來積累了67萬噸假幣。有人因此發問:“誠信,難道連一塊錢都不值?”這個不是問題的問題,令人深思。有網友認為,緊盯普通民眾小節上的失信是“抓小放大”。不過,更多人則認為生活小切口反映社會大風氣,這種現象確實是當前社會誠信度整體不夠高的一個縮影。
8月16日,遼寧省大連市,當日,大連公交集團集把十年來積累下來的游戲幣、作廢外幣、假幣等67萬余枚近5噸重的公交假幣進行集中銷毀,這些公交假幣經過擠壓封裝后進入煉鋼廠進行融化銷毀。
新華社曾在2014年做過一個“誠信行動”的調查報道,記者走訪上海、廣州、天津、沈陽、杭州、鄭州、西安、長沙、蘭州、長春十個大城市的公交公司,發現假幣、殘幣、游戲幣、玩具幣,甚至冥幣,都成為公交投幣箱內的“常客”。
網絡配圖
公交車“硬幣家族”可謂奇葩頗多:鐵環、鐵片、鑰匙等都爭著冒充一塊錢硬幣,最大的冒牌貨當屬游戲幣。上海2014年四五個月時間,就清理出600多枚假硬幣,絕大多數都是游戲幣。一些城市還曾通過媒體呼吁杜絕公交假幣,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竟然起到了反效果。西安一票務員說:“媒體沒報道之前基本上沒有人投游戲幣,報道之后,投游戲幣反而多了,還有市民,殘缺紙幣花不出去,一看到報道,都投到無人售票公交車上了。我們呼吁也不是,不呼吁也不是。”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樊明認為,媒體呼吁、假幣識別系統、推廣公交卡等,均非治本之策,更有效的辦法是引入誠信黑名單制度,讓為一塊錢失信者承受遠高于此的信用代價,才可能從根本上杜絕公交車假幣現象,塑造整個社會的誠信氛圍。
網絡配圖
有網友認為,緊盯普通民眾小節上的失信是“抓小放大”。不過,更多人則認為生活小切口反映社會大風氣,這種現象確實是當前社會誠信度整體不夠高的一個縮影。浙江省社科院調研中心主任楊建華說,我們應該盯緊政府、企業等在大事上是否誠信,但也不能忽視個人在生活小節上的失信,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如果放任自流,勢必腐蝕整個社會誠信度,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堵塞失信“蟻穴”,筑牢誠信“大堤”。圖為8月16日,遼寧省大連市,工作人員把進擠壓成塊的公交假幣搬出擠壓機。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