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五年投資上億 陜西一保障房項目疑爛尾
“2年多來我去工地看了無數次,每看一次,失望加深一次!”
作為陜西渭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簡稱渭南經開區)某私企的一名上班族,李曉靜(化名)2014年起便開始申請公租房。
“濱河新城”公租房項目距離工作單位較近,是她青睞的對象。眼看著29層高樓拔地而起,她覺得好開心,終于能圓“住進單元樓的夢想”。
然而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她發現工地不再施工了,工人們都閑坐在工棚里抽煙打牌, 再往后連這些工人都不見了。
“我急人家不急,本該早就建好的公租房,人家就敢一停工好幾年”,李曉靜表示無奈。
“北京時間”查詢渭南市政府官網獲知,該項目估算總投資1.38億(后追加到1.86億),建房972套,于2011年6月29日舉行開工奠基儀式,原計劃于2013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
渭南經開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時間”,項目“停工”一事屬實,主要原因涉及到開發區管委會當初的相關承諾未能兌現,導致與施工方出現矛盾。管委會將積極協調各方,爭取早日復工。
項目停工前 工人常在一起打麻將
自從遞交上公租房申請后,李曉靜就開始“心有所屬”,“可以說那時我全部的生活希望都在這個住房上”。
因為工作單位距離“濱河新城”較近,她曾無數次跑到施工現場去看。
“3棟29層建筑,500套公租房,472套廉租房,每戶建筑面積約60平方米,估算總投資1.38億,計劃于2013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2011年6月29日,“濱河新城”在舉行盛大開工奠基儀式后,上述信息見諸各大媒體。
但按照李曉靜的說法,就在2014年下半年,她發現工地上不再施工了。
“為此我找過好幾回經開區管委會,他們都說要我等。”李曉靜說,她這一等就是2年多,“我就想問他們這個房子到底啥時候能蓋好,誰能告訴我?”
2016年11月12日,“北京時間”實地查看發現,“濱河新城”仍處在主體工程封頂狀態。
附近村民告訴“北京時間”,該工地在徹底停工前曾多次發生過時建時停現象,“一遇到停工的時候,他們的工人就來我們村打麻將”。多位村民證實,大約從2015年年初開始,工地便徹底停工停建,“工人都走完了”。
施工方:資金嚴重短缺 回天無力
“北京時間”在渭南經開區官網發現,“濱河新城”全稱為“濱河新城保障性住房項目”,總投資1.86億。項目的施工單位為西安山河建筑有限公司。
相關知情人士告訴“北京時間”,早在2014年3月,西安山河建筑有限公司“濱河新城”工程項目部就曾向經開區管委會和工程監理公司遞交一份“關于渭南經開區濱河新城保障房不能正常施工的報告”,試圖申請復工。
該“報告”言辭犀利,文中提到,保障房工程工期不能按時完成,誰承擔責任?因不能開工,各勞務隊不能進場,由此產生的違約索賠誰承擔?塔吊、施工電梯等租賃費用誰承擔?項目部30多名員工工資誰承擔?
此后不久,該工程項目部又再次致函渭南經開區管委會,試圖希望由對方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函件中稱,“在近2年的施工過程中,本公司已投入資金3000余萬,克服了重重困難,飽經艱辛,舉步維艱堅持至今,近期由于資金嚴重短缺,我公司面臨停工回天無力”。
11月14日,西安山河建筑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答復“北京時間”稱,該項目確因資金原因導致停工,“作為施工方,只能說是建設方給錢,我們就施工,后續資金不到位,結果就只能如此。但我們雙方之間的合作關系良好,而且項目在停工之前的資金對方也已經結清。”
渭南市經開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濱河新城”項目實際開工時間是2012年10月底,自2013年底起,開始陸陸續續地出現停工事件,“主要涉及到政府當初的相關承諾未能兌現的問題,導致雙方出現矛盾最終引發停工,一時未能處理好。”
探訪:當地多個保障房項目或停工或閑置
由于遲遲未能分到新房,李曉靜一度懷疑“政府無房可分”。
在李曉靜看來,可供分配房源過少應是導致她遲遲分不到新房的真正原因,而之所以房源過少,則是開工在建的保障房遲遲未能完工所致。
“北京時間”在渭南經開區官網“保障性住房”欄目版塊看到,迄今共發布4條涉及保障性住房的項目信息,分別是:雅園居北區配建興渭廉租房項目、創業孵化基地保障性住房項目、濱河新城保障性住房項目、經開區2013年保障性住房項目(自強路公租房)。
按照上述保障房項目排序,4個保障性住房項目分別建設120套、240套、972套、300套,總數達1632套。
“北京時間”發現,除了“濱河新城”項目,渭南經開區的“自強路公租房”項目同樣處于停工狀態。“創業孵化基地保障性住房”項目則在建成多年后處于“閑置”狀態。
11月13日上午,“北京時間”在“自強路公租房”項目施工現場看到,尚未完工的2棟高層建筑上,不見一名工人。
工地留守人員告訴“北京時間”,項目因缺乏后續資金注入,在主體工程順利封頂后暫時停工,目前已停了1個多月,至于何時復工并未可知。不過,施工方——陜西秦川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向領導匯報后答復稱,“工程進展一切正常”。
11月14日,“北京時間”(微信號:btime007)在“創業孵化基地保障性住房項目”附近看到,位于基地大門一側是一棟11層臨街住宅樓,下部2層設置為“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和“招商接待中心”。2個“中心”看上去閑置已久,透過上鎖的玻璃門朝內望去,里面一片狼藉。
步入該基地大門數米后左轉是該棟住宅樓的進門處。與外部商用房現狀類似,所有的單元門全部上鎖,鐵門已生銹。單元門門前的走道上,遍地雜草和碎石爛磚。
該基地有知情人告訴“北京時間”,此樓建成已有2年多,至今未投入使用。
而在雅園居北區小區內的“渭南經開區興渭廉租房”保障房項目,“北京時間”發現,項目共建有廉租房120套。多位已入住租戶證實,他們于今年7月領到鑰匙。
住建局:我們保障房充足 資金也充足
"政府無房可分’的說法不對,我們的保障房存量充足。但不是說申請人想要哪個地段的房子就能分到哪個地段,這不符合規定。”
渭南經開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時間”,目前他們已注意到相關當事人的訴求,正試圖與對方取得聯系,溝通解決矛盾。
上述負責人表示,如果相關當事人確系符合申請保障房條件,該局將按照相關規定及時予以辦理,“條件符合保證能分到房子,但肯定不是濱河新城。”
據該負責人介紹,渭南經開區自2012年開展保障性住房相關工作以來,到目前為止,共計收到保障房申請材料121份,經層層審核,已通過的有90份左右。截至今年7月,首批39人已經分到新房并入住,下一批則將于11月底再行分配。
“我們的保障房完全可以滿足現有的申請人。”該負責人再次強調稱,“僅我們‘興渭廉租房’這一個項目的保障房幾乎就可以滿足所有的申請人。”
“北京時間”追問多個項目停工和閑置的原因。該負責人回應稱,“自強路公租房”停工是環保方面原因,待相關問題處理好就可復工。“創業孵化基地保障性住房項目”閑置,是因其配套設施尚未建好,加之現有保障房存量已經夠用,所以暫時予以閑置。
“應該說,我們的資金還是比較充足,不存在沒錢開工的問題。個別項目停工有其具體原因,我們會著手調查并盡快解決問題。”
“北京時間”查詢發現,今年11月初,《渭南日報》曾報道,陜西省住建廳廳長楊冠軍一行就渭南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進行專題調研。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陜西省住建廳肯定了渭南市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和亮點。
今年4月7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信息稱,該省政府于近日表彰了2015年度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其中,授予渭南市三等獎,獎勵1000萬元。
“北京時間”從渭南市人民政府官網所發布信息了解到,從2013年到2015年的3年時間,僅在保障性住房項目上,該市共落實中省投資資金10.578億。
“房子充足不充足,要拿結果說話,希望我們這些急需住房的人能如愿。等了2年多了,不想再失望!”得知“北京時間”的采訪結果,李曉靜回應道。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