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是一個極佳的休閑養(yǎng)生圣地,忙碌了一輩子的退休老人們,都愛來這里在休閑養(yǎng)生中度過舒服快樂的冬天。從各地來的老人們很多,最讓我欣賞的幾位老人,就住在我們小區(qū),他還是我們的好鄰居。
今年89歲的劉蓮英老人,烏黑的頭發(fā)就像帶著假發(fā)一樣。
其中一位老人來自江西宜春市,他叫劉蓮英。我在大前年,她86歲時就在我的公眾號中介紹過她 。他是我們的鄰居李小檢法官的母親,是一個有信仰的老人。當時我介紹她,是因為第一面見到她時,她已經86歲高齡,那時她還是滿頭青絲。我還以為是染過的頭發(fā)或者戴著假發(fā),結果一問,才知道,她的頭發(fā)一根也未染過,是原原本本自己的一頭黑發(fā)。他一輩子都用最普通的白貓牌洗衣粉洗頭,從來沒有用過什么高級奢侈品之類的洗發(fā)膏和洗發(fā)水。她那本色的黑頭發(fā)還像少女一樣烏黑發(fā)亮,我感到很驚奇,于是我當時就深有感慨的寫文章記述了她。當時我只了解了她能夠看得到的黑發(fā)之美,卻不知道它還有肉眼看不到,卻能用心靈感覺得到的另一種美德。
時隔三年,今年我又到三亞我們的妙林小區(qū)見到了這位老人,今年她已經89歲了。還坐在那個輛輪椅上,每年他孝順的兒子和兒媳都帶她來三亞過冬,他的身體還是那樣硬朗,還是那樣精神矍鑠。她一見到我就熱情地打招呼,他的頭發(fā)還是那樣烏黑發(fā)亮,連一根白發(fā)也沒有。今年我除了看到她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之美以外,我還在他的身上發(fā)現(xiàn)了一種道德精神的美麗。
她的鄰居,他兒媳婦的好朋友卓怡告訴我,劉蓮英老人從小就過門當了童養(yǎng)媳,在當時困苦的生活中操持家務,辛辛苦苦一整年還依然經常吃不飽飯,穿不暖衣。小時候為了生存,她的丈夫從小就跟著師傅學手藝做編竹席的篾匠,從小就過著起早摸黑的日子,為生存掙扎。解放后,他們當了工農干部,參加了革命,使她們的命運得到了徹底改變。后來她的丈夫得到了黨的栽培,當選了人民法院院長。劉蓮英老人也在組建當地繅絲廠時,從繅絲女工到車間主任,再到工會主席。也在黨的領導下成為了一名優(yōu)秀的女工干部,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老人家告訴卓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她的幸福生活。
卓怡還告訴我,劉蓮英老人的丈夫當法院院長時是非常清正廉潔的。很多法官手上有權之后,很容易錢權交易而貪污腐化,而他作為院長卻一塵不染,兩袖清風。我問卓怡,怎么證明他清正廉潔?卓怡說:老院長在職時,他的工資從來沒有給過家里。當時法院院長經常下鄉(xiāng),他走到誰家,吃了飯,每頓飯都給群眾一分不少按規(guī)定給飯錢,他看到特別困難的人,還要給予一些經濟幫助。更不要說接受別人的請客送禮和賄賂。后來她的兒子也靠著自己的努力做了法官,現(xiàn)在兒子也退休了好幾年了,他們家始終沒有豪宅和超過其他干部家的財產。留下來的優(yōu)秀東西不少,卻不是留給自己家的金錢和家產,而是留給社會的精神財富,是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模范形象和良好口碑。
劉蓮英老人最令人感動的是,他對共產黨的感恩之心,這種感恩之心并不是掛在嘴上的功夫,而落實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上。他們老倆口都是早期參加革命的共產黨員,他們不僅一心一意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貢獻給革命事業(yè),他們不僅在自己的一生中嚴格地管好了自己,而且還嚴格的教育子女一心一意忠于黨的事業(yè)。他的兒子李小檢當了法官,也是一個兢兢業(yè)業(yè)的好法官。老院長有四個兒女,其中三個都在企業(yè)當普通工人,所以他唯一當法官的兒子就完全繼承了父母忠誠黨的事業(yè)的優(yōu)良品格,決不做任何違法亂紀的事。在法院和群眾中也留下一片良好的口碑。
更令人感動的是,劉蓮英老人因積勞成疾,已經好多年不能行走,靠輪椅出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這幾十年來,從來沒有少交過一次黨費,從這里就可以把她對黨的忠誠和感恩之情看得清清楚楚。她每次到黨支部去交黨費,都要兒女推上她的輪椅走半個小時的路,親自去交黨費,從不讓人代繳。可以看出這位老人對共產黨的純潔忠厚的感恩之情和敬仰之心。說到這里,我們就會理解這位老人說的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劉蓮英幸福生活。”這句話真正出自她的肺腑之言。由此我們也進一步認識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是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心中的。
從劉蓮英老人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兩種精神,就是“忠”和“孝”。“忠”對于國而言,就是忠于黨和國家,劉蓮英老人和她的家庭都做到了。“孝”對家而言,就是孝敬父母和老一輩人。一個坐輪椅的老人,為什么每年都能從江西到三亞來過冬,就是因為她有孝順的兒子和兒媳,每年都陪護著她來三亞過冬,享受這里的清新空氣和優(yōu)美的養(yǎng)生環(huán)境,讓她作長壽老人。劉蓮英老人對自己的父母和家中老人的孝順,也給他的子女做了表率,一代代流傳下來 ,這就是中國文化中的孝道精神。忠孝二字在劉蓮英老人的身上和家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從劉蓮英老人的身上,讓我們看到了,為什么共產黨能夠做到戰(zhàn)無不勝?這是由于它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民心所向才是最無窮的力量。這一點,當今世界最強大卻一步步走向衰落的美國,他們無論如何也無法理解為什么中國共產黨這樣偉大!他們也無法理解,為什么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華民族能夠跨越百年苦難之后會重新在世界上站起來,并快速崛起!中國為什么面對美國的瘋狂打壓和圍堵,卻能巍然不動而穩(wěn)步發(fā)展,并一步步走向世界舞臺的最中心!這些問題,我們在一個坐著輪椅的老人身上找到了不同角度 的答案。
我們的妙林小區(qū)
五湖散翁今日書法
書鄭板橋《蘭竹》詩
書鄭板橋《竹石》詩
本文作者五湖散翁王志安介紹:被譽為馬家窯文化研究傳播第一人,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終身名譽會長,西北民族大學馬家窯文化研究院院長,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館長,馬家窯書法院院長。馬家窯文化著名研究專家,彩陶鑒定專家。書法家,畫家,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