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訣”讓特派員激活工業振興“一池春水”
近日,廣西選派了一批工業振興特派員到部分重點企業和項目開展專業化服務,為加快推進產業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如何當好工業振興的“服務員”“施工員”“宣傳員”,是擺在每一位工業振興特派員面前的首要任務。
“誠”字為本當好優化營商環境的“服務員”。“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工業振興特派員作為政府連接企業的橋梁,是打通政府關懷入企、服務入企、政策入企“最后一公里”的“服務員”,要正確看待組織給予的“重任”,切實肩負起工業振興的“重擔”,真正擺正位置、把握尺寸,做到“到位不越位”,以最真誠的“赤子之心”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如果特派員入企開展工作時沒有多作換位思考、沒有正確把握尺度分寸、沒有用心用情做好服務,“三日打魚兩日曬網”,去“走過場”“搞空談”“踩虛腳”,就會讓企業產生厭惡抗拒之意,從而間接削弱了整個工業振興特派員隊伍的戰斗力,讓這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逐漸陷入“形式主義”漩渦,對政府公信力產生不良影響。
“專”字為要當好安企惠企助企的“施工員”。“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選派下去的工業振興特派員作為幫助企業發展的“施工員”,會不會繪制“施工圖紙”,能不能“精準施策”,需要在根源和過程“下足功夫”。當前選派的特派員中,多從具有投融資、財稅、招商等專業或者相關工作經歷的干部中“披沙揀金”出來,目的就是使之入駐到企業能夠“即插即用”,起到“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效果。但從另一方面看,“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工業振興特派員除了要“專業”,更要“專心”,要用好“針”本事、下足“繡花功”、經得住“一線磨煉”,否則,再“高大上”的專業和再“漂亮”的履歷也只會是“華而不實”的“表面文章”。
“準”字引領當好輸送政策上門的“宣傳員”。“打鐵還需自身硬,無須揚鞭自奮蹄。”企業的發展和項目的推進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領域,需要企業“真抓實干”,需要政府“高位制策”,更需要工業振興特派員“精準施策”。如果不“摸清”底數、不“吃透”政策,就無法真正聚焦政策落實的堵點、斷點,在送策入企宣傳的時候就會“浮光掠影”解讀政策、“敷衍了事”落實政策,沒有能夠發揮應有作用。要始終圍繞“準”字引領,切實把惠企政策 “學準、講準、用準”,針對不同的企業要“定準位”“補對位”,將精準施策“施到點上”“落到實處”,增強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才能當好引領企業發展的“領航人”,跑出工業振興的“加速度”。
(廣西玉林市福綿區委組織部 粟士銘)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