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各地資訊

東莞企業倒閉 東莞市長:市場經濟優勝劣汰而已

時間:2015-11-25 17:59:4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東莞企業倒閉,再次被媒體提出。東莞市長袁寶成說,一些企業的倒閉,是屬于市場經濟中優勝劣汰,并不能說明制造業整體遭遇了危機。

  編者按:東莞企業倒閉,再次被媒體提出。作為曾經的世界工廠,東莞制造業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諸多人的心。但近一年來,“熄火”、“衰落”和“危機”成為外界加在東莞身上的標簽。此前東莞機器換人、推出無人工廠等等轉型升級的措施都收到諸多網友關注。最初的質疑都被一一澄清。因為彌漫在東莞空氣中的,并非都是悲觀的氣息。東莞市長袁寶成說,一些企業的倒閉,是屬于市場經濟中優勝劣汰,并不能說明制造業整體遭遇了危機。

  整個珠三角都是如此,經歷痛苦,方顯英雄本色。專家認為,東莞一些制造業工廠倒閉的同時,一些高科技、大品牌公司也在崛起。一邊是倒閉潮,一邊是轉型潮,兩者并存。這是中國產業升級必須要經歷的過程。例如深圳,最新數據顯示,深圳商事主體數量由改革前的不足100萬戶,迅速翻番突破200萬戶,創業密度居全國首位。這是轉型升級的優秀范本!

  據新京報報道:

  關閉東莞的工廠一年多后,37歲的任遠前不久將深圳的工廠也關閉了。

  幾個月來,任遠把自己名下的房子、車子變賣維持運轉。但他發現,賣再多的房子和車也解決不了問題。最終,任遠選擇徹底告別手機制造業。

  “我的遭遇和高民一樣。”任遠說,今年1月,“兆信通訊”董事長高民留下遺書自殺,引起社會轟動。高民的幾位供貨商拖欠上千萬貨款,成為壓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10年前,東莞攢幾臺模具機就能開工廠。當時還是打工仔的任遠抓住機遇,在東莞開了第一家手機屏幕組裝廠。

  經過數年的發展,任遠的工廠年產值2億多元,用工最高規模有上千人。2009年,他在深圳又開了一家同樣的工廠,主要生產手機屏幕和屏幕光源。兩個廠為他實現了財務自由。

  但從2012年開始,手機制造業開始走下坡路。除了國際上一線手機品牌被淘汰外,手機配件制造業的競爭也越來越白熱化。

  與任遠類似的案例近一兩年不斷上演。東莞當地流傳的說法是,近一年以來,至少有4000家企業關門。而以電子行業為首的生產制造業企業成批量倒閉,媒體稱之為東莞第二輪“倒閉潮”。

  東莞企業倒閉?屏幕工廠利潤三年減少9成

  任遠是河南人,2003年他到東莞打工,進入一家手機屏幕加工廠。在熟悉了業務流程后,2005年任遠成立了自己的手機屏幕廠。

  當時正是觸屏手機發展的高潮期,各種手機都在更換手機屏,也涌現了很多智能手機品牌。任遠開始為三星、諾基亞、京瓷等手機供應手機屏,生產規模也越來越大。

  2009年,任遠又在深圳開了一家相同的手機屏幕廠。任遠說,他的工廠沒有核心技術,只是將外面工廠切割好的玻璃組裝焊接成手機屏幕。

  10年的發展讓任遠成為朋友心目中的成功人士,但他沒有想到生意的寒冬說來就來。

  “其實做到后來已經沒有意思了,工廠利潤三年減少了9成。3年前生產100萬件貨能賺200萬,現在生產1000萬件才賺200萬。”任遠說,從2012年開始,手機屏幕的利潤越來越低,廠家紛紛壓價銷售,成了惡性循環。

  去年的一天,他接到已合作10多年的另外一家液晶公司老板電話,對方說自己活不下去了,欠他的165萬元貨款只能以后再還。

  “我跟他做了這么多年生意,我能怎么樣?”任遠說,他們這一行都是三角債關系,他的客戶欠他的錢,他也欠著供貨商的錢。如果他的工廠要繼續開下去,他就只能自己背下這個債務。

  后來,倒閉跑路的客戶越來越多,任遠只能賣房賣車來維持自己工廠運轉,最后實在支撐不下去,只好選擇了關門。

  任遠說,現在很多工廠都在苦苦支撐,做得很辛苦,但還要做下去,要不然就只能宣布倒閉,也意味著自己承認失敗。

  “有時候想著想著眼淚就流下來了。”任遠說,創業十年,雖然賺了點錢,但是工廠就這么倒閉了,真不知道怎么跟人講。

  10月8日,與任遠類似的企業深圳福昌科技公司宣告:因資金鏈斷裂,決定停產,放棄經營。

  福昌前員工楊天(化名)認為,福昌的倒閉有其自身的原因,福昌主要為三星、華為、中興等手機企業生產手機塑料外殼,這屬于一個低端產業。一旦有廠家拿更低的價格競爭,福昌就會接不到訂單。沒有訂單,還要給員工發工資,勢必會拖垮企業。

  不久前,東莞京馳塑膠科技有限公司也宣布破產。

  成立于2013年的京馳公司也是一家生產手機外殼的企業。11月1日,京馳廠區內只有一位老人在守門。他說,京馳倒閉前也有很多供應商來討債,工廠今年的生產質量跟不上,殘次品率超過20%,大批產品被退回來,老板結不到錢,自然也無法給供應商付款,最終導致企業倒閉。

  申豐面臨的遭遇和任遠相似,他如今正在苦苦支撐自己的工廠。

  2008年,申豐來到東莞打工。有經營頭腦的他后來自己成立了一家LED工廠,專門做燈帶。

  燈帶的核心技術主要是里面能發光的芯片。這個芯片技術如今仍被日本、中國臺灣等大品牌廠家掌握。申豐從外面采購回來芯片和塑料包裝后,雇人焊接組裝,加工成日常用的霓虹燈、家庭吊頂裝飾用的LED燈帶。

  因為沒有太多技術含量,像申豐這樣的LED燈帶廠家在深圳、東莞有很多家。申豐說,剛開始一米LED燈帶能賺20元,如今,一米燈帶也就賺幾分錢。

  最近,申豐正在與老家的鎮政府洽談政策方面的優惠。申豐說,現在深圳、東莞有的政策,內地也有,甚至還會更多。

  “東莞還有什么地方能吸引我?就算把我留下,我上哪里去招工人?”申豐說,東莞、深圳一個工人工資最低不能少于3000元,否則一個小工都招不到,但在內地,1000多元就能招到一名工人。

  “打工者就像流通不出去的貨幣”

  在任遠的心目中,如今的東莞已經徹底變了。

  十年前,任遠剛來到東莞時,到處都是工廠,走在東莞的街道,就像他老家的廟會,處處人山人海,路邊叫賣的小商販絡繹不絕。

  如今的東莞則異常冷清。工廠旁邊的街上,冷冷清清,人變得越來越少。

  位于東莞市南邊的諾基亞廠區,有一座星級酒店。酒店服務員說,放在以前,多數來諾基亞談業務的人都選擇住這里,那時房費一晚400多元,還總是客滿。

  今年4月諾基亞關閉東莞的工廠后,這家賓館的生意開始低迷,如今帶有客廳的套房,一晚上也只有200元。

  一些工業園區原來曾是鎮村依賴的“經濟收入”,現在這些工業園區中“廠房招租”的廣告隨處可見。從一些廠房外看進去,里面的設施陳舊不堪。

  今年28歲的劉強10年前從技校畢業后就來到東莞打工,最開始三年在一家電容器工廠工作,后來經人介紹,2007年來到金寶電子廠,并在這里結婚生子。

  劉強的老家在湖南寧鄉縣,像他這么大的年輕人多數都在外地打工。

  但東莞金寶電子廠關閉鳳凰廠區,讓他猝不及防地面臨抉擇,是現在回老家,還是繼續在東莞找工作?

  劉強說,他現在只會做打印機,但是現在同類的工廠大都飽和,像金寶電子廠這樣的大廠都拆走了生產線,其他小廠也不會有空職位招人。他只能降低自己的工資待遇,去找新工作。

  劉強感覺,人就像貨幣一樣,突然流通不出去了,工作沒有保障,讓他非常迷茫。

  東莞寮步鎮萬榮工業區聚集著很多電子廠。11月3日,來自四川涼山州的100多名年輕人正在離廠返家。11月20日是彝族的新年,他們每年這個時候都會返鄉,過完新年再回到東莞上班。

  他們工作的工廠也是一家生產手機外殼的廠,工資算上加班費每月有3000元。

  90后的彝族人博利說,一年他能存兩三萬元,這比在老家大涼山要強多了。“剛從山里出來打工,第一年來了想回去,第二年來了不想回去了,不知回去能干啥。”

  對于周圍電子廠紛紛倒閉,博利也感到迷茫,他不知道自己的工廠能堅持多久,也不知道這次回鄉后,回到東莞是否還有工作等著他。

  博利說,他現在還不想考慮那么多,他打算以后攢夠了錢,回到老家發展養殖業,現在最缺的就是資金。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