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各地資訊

三亞舉全城之力護無價生態 為了美麗的"三亞藍"

時間:2016-01-13 08:53:2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近日,到三亞出差的王先生隨手拍了一張三亞蔚藍天空的圖片發到朋友圈,立馬引發騷動:“我在灰蒙蒙的霧霾里‘吸毒’,你在藍湛湛的碧空下醉氧”“曾幾何時,藍天竟變得如此奢侈”……

 三亞市國土環境資源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三亞的空氣質量排名全國前列。碧海藍天,椰風海韻,三亞生態的魅力與價值日益凸顯。游客在“用腳投票”:2015年,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客流量達1619萬人次,同比增長8.4%,年客流量排名全國第18位;預計三亞全市接待過夜游客1496萬人次,增長10.6%,實現旅游總收入300億元,增長11.1%。

 “三亞藍”是鹿城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的代名詞,而三亞給出的這份2015年旅游業年終答卷,有力地證明了“三亞藍”對國內外游客的吸引力之大,以及這股吸引力帶來的經濟效益之大;這份喜人成績,也更加堅定了三亞舉全城之力,聚全民之心,鍛造成色最足的“三亞藍”的執著信念與強大決心!

山海河全面修復

護藍復藍,是選擇也是擔當

 “三亞河不臭了,白鷺又回來了,抱坡嶺上現綠意……三亞的變化太大了!”今年重游三亞的游客張女士禁不住感嘆。

在這一系列變化的背后,是三亞為保護“三亞藍”所做的不懈努力和鐵腕落實。

 2015年6月,三亞成為全國首個“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也是目前唯一同時獲得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建設綜合試點的地級市。如今,三亞城市“雙修”“雙城”試點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生態修復取得了看得見的形象化進度。推進了抱坡嶺、亞龍灣出口和高速公路可視范圍內受損山體植被修復工程、三亞灣海岸線15公里原生植被生態修復工程;置換臨春嶺公園山腳下30畝房地產項目用地,改建市民果園;叫停福水灣房地產項目,規劃建設紅樹林公園;加強三亞河、鐵爐港保護區紅樹林修復和種苗繁育120畝;推進三亞河治污,封堵76處污水排放口,水質明顯好轉。城市修補方面,三亞始終保持打違高壓態勢,全年拆除違建7278棟,總面積達388.57萬平方米。

復綠即“復藍”。除了給抱坡嶺等山體重披綠衣外,截至2015年底,三亞的森林覆蓋率達68%,建立了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長效機制。2015年全市完成造林81萬株,亞龍灣森林公園和臨春嶺森林公園建成投入使用,森林生態補償機制框架基本形成。

三亞海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防控成效顯著,珊瑚礁生態系統的管理與保護進一步加強,近岸海域水質穩定并符合所屬功能區管理目標要求。

藍上添藍,堅持精品化導向

構建“旅游+”產業格局

對于鍛造成色最足的“三亞藍”,三亞有具體規劃:一是堅持精品化導向,聘請國內外知名設計院所和頂尖設計師,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水稻國家公園、東岸濕地公園、海上歌劇院等項目的規劃設計,打造標志性項目;二是加強頂層化設計,優化完善城市總體規劃,完成城市修補生態修復總體規劃、海綿城市總體規劃和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等編制工作,明確“雙修”“雙城”的目標任務和完成時限,并結合三亞實際,科學劃定生態環境、基本農田等管控紅線,限定開發建設邊界,實現綠色協調發展;三是堅持項目化推進,繼續做好三亞河治污、三亞灣海岸線生態修復和抱坡嶺、高速公路鐵路沿線破損山體修復工作,完成鳳凰路、榆亞路、迎賓路“三路”景觀提升工程和海綿化改造,加快推進解放路示范段立面整治、兩河四岸景觀整治修復等工程,全力推進紅樹林公園和大東海廣場、鹿回頭廣場等項目建設。

為了充分發揮“三亞藍”的潛力,三亞對下一步的工作已有布局:以建設國際化熱帶濱海旅游精品城市為目標,通過繼續開通國際航空和國際郵輪航線,加大目標市場的國際促銷力度,全面打造精品旅游業,并著力構建“旅游+”的產業發展格局,推進“旅游+農業”“旅游+健康產業”“旅游+購物”等,抓好旅游業這個龍頭。

 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張琦表示,綠水青山就是三亞的金山銀山,生態環境就是三亞的核心競爭力。以規劃為引領,進行全域規劃,厘清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思路,保護生態環境和林地,保住三亞的青山綠水,留住三亞的鄉愁,為提升三亞的核心競爭力以及長遠發展留存科學的空間。(見習記者 陳雪怡)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