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月7日,洋芋將變成主糧的消息傳遍大街小巷。一時間餐桌上、市場中、地窖里的洋芋蛋們開始躁動不安。別拿洋芋不當干糧,農業部將洋芋列為第四大主糧的消息,讓青海人興奮不已,省農林科學院王艦院長稱:將馬鈴薯作為主糧對我省來說是一次很好的發展機遇。作為我省種植的第二大農作物,洋芋蛋將迎來華麗的轉身。
洋芋已成青海省第二大農作物
洋芋又稱馬鈴薯,我省是全國馬鈴薯生長發育最適宜的產區之一,馬鈴薯種植主要分布在東部淺山、腦山地區,是山區農民長期賴以生存和脫貧致富的傳統產業。近年來,我省馬鈴薯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在馬鈴薯原種生產補貼和全膜雙壟栽培技術推廣等項目的帶動下,全省各地突出特色調整結構,擴大適應性廣、效益高的馬鈴薯種植面積,形成了以淺山、腦山旱地區為主的馬鈴薯優勢種植區域,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目前,我省已建成三大生產基地:分別在東部腦山地區建立脫毒種薯生產基地,在川水地區建設以地膜洋芋、青薯9號、青薯168品種為主的菜用型馬鈴薯商品基地;在東部淺山地區建立以青薯2號、樂薯1號等品種為主的商品薯生產基地。2013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達140.52萬畝,鮮薯產量179.53萬噸,成為我省僅次于油菜的第二大農作物。
青海洋芋享譽國內外
產量高、質量好,我省產的馬鈴薯已經享譽國內外。
王艦向西海都市報提供了一組數據:我省馬鈴薯年產量約為200萬噸,其中省內消化50萬噸左右,淀粉加工1萬噸至2萬噸,老百姓自己加工薯粉10萬噸左右,其余全部銷往省外。
自“歐援青海馬鈴薯發展項目”實施后,我省脫毒馬鈴薯研究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改善,脫毒技術水平明顯提高。目前,我省馬鈴薯脫毒技術居全國領先水平。
青海省是我國開展馬鈴薯育種最早的省區之一,所繁育的種薯質量好,成本低,種薯可保持在3—4代內不退化,外地省份制種只能做到1代不退化。我省已是全國重要的馬鈴薯繁種基地。
通過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與農藝結合,大力推廣馬鈴薯脫毒、馬鈴薯機播機種、馬鈴薯地膜覆蓋栽培等一大批實用技術,不僅解決了山區農民的口糧問題,更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洋芋成主糧青海省迎來大機遇
在我省830萬畝的種植面積當中,馬鈴薯種植占17%,僅次于油菜種植。1月6日,農業部將馬鈴薯作為第四大主糧的消息將成為我省馬鈴薯種植發展的一大機遇。記者從省農牧廳糧油處了解到,馬鈴薯成為主糧后將使馬鈴薯生產更加穩定、確保農牧民口糧、進一步增加對馬鈴薯的投資力度。
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我省將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鼓勵運用新技術向產品深加工、資源綜合利用找新增長點。為了讓我省馬鈴薯種植得到更大的發展,未來,我省堅持繁種、引種相結合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從外省調進一些適銷對路品種,重點發展淀粉型馬鈴薯生產,加大加工型及菜用型品種繁育規模,彌補省內專用型種薯不足。品種結構由單一的食用型向多元化的高淀粉型、炸片、炸條型及菜用型方向發展,逐步擴大炸片、炸條型及菜用型脫毒種薯品種規模。
王艦:好消息來得如此迅速
早晨炒洋芋、中午煮洋芋、晚上來一頓洋芋面片……青海人對洋芋的情結經久不衰。1月6日,在農業部“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研討會”上,出現的馬鈴薯饅頭、面包,馬鈴薯花生冰凍曲奇、馬鈴薯榛子千層酥、馬鈴薯芝士蛋糕等,都顛覆著人們對馬鈴薯的認知。據了解,馬鈴薯有望成為稻米、小麥、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糧作物。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馬鈴薯產地,這一消息為我省馬鈴薯種植與發展帶來了機遇。
“我國不僅是馬鈴薯第一大種植國,也是產量最大的國家。馬鈴薯之所以‘遍地生根’,最大的特點就是適宜性廣,從南到北,只要有陸地的地方都能種馬鈴薯。”半年前,省農林科學院王艦院長就聽說了這個消息,讓他意外的是,好消息來得如此迅速。他告訴記者,因為我省海拔高、溫差大決定了馬鈴薯的品質,所以我省的馬鈴薯發展有很大優勢。我省馬鈴薯加工品質好,做淀粉時糊化溫度要低、進度高,從而節約能源,淺山地區品質更好。作為主食,馬鈴薯營養成分全,富含維生素,維C含量是蘋果的十倍,還含有豐富的鐵、鋅、硒,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元素,具有低蛋白、低脂肪、高淀粉的特點。此外,我省馬鈴薯也具有區域優勢,可做種薯,也可做商品薯。
在王艦眼中,將馬鈴薯作為主糧對我省來說是一次很好的發展機遇。“雖然,我省馬鈴薯種植面積僅占全國的2%,但是我省在馬鈴薯脫毒、育種等技術方面處在全國領先的地位。今后,我省可利用高原現代農業綠色環保的特點,提高農作物產量附加值。目前,種植馬鈴薯已經是我省貧困地區老百姓的主要收入來源。”在王艦看來,將馬鈴薯提高到主食的地位上,最終受益的還是我省種植馬鈴薯的廣大農戶。
青海洋芋招牌菜
關于土豆的叫法,各地都不同,而青海人多半叫洋芋。在大多青海人的眼里,洋芋早就成為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飯桌上的酸辣土豆絲、土豆燒牛肉,路邊攤上的狼牙土豆,小吃店里的油炸土豆片,超市貨架上的薯片……都深受“土豆控”喜愛。
走在西寧的大街小巷,依然可以看到小販推著三輪車賣炕洋芋,幾米之外就可聞到它的香味兒。用洋芋做成的洋芋釀皮更成為青海獨特的小吃,抓住了無數吃貨的心。
市民劉先生說:“老一輩的青海人對洋芋有著特別的情感,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買上百斤洋芋過冬,一天吃兩三頓也不嫌煩。”
如今,土豆更是登堂入室,西寧市各大星級酒店紛紛推出“土豆招牌菜”:淮山藥土豆配紫薯、牛蹄排燉土豆、法式野菜土豆丸子、花開富貴、洋芋釀皮、鮮腐皮卷、土豆擦擦、法國鵝肝配薯餅、泡菜燒土豆泥、燒烤土豆、洋芋包子、土豆夾沙……
而且還土洋結合,用鵝肝醬、韓國泡菜等“洋翻過”的配料,來配青海土豆。農家炕土豆、酸辣土豆絲、土豆缽,通過燜、煮、煎、炸推出百樣菜品。
青海喜歡洋芋的吃貨們,這下有口福了。
網友調侃:紅薯山藥已哭暈
1月6日,農業部發布消息,稱土豆將成為我國第四大主糧。“土豆君”成功逆襲,未來將拯救人類的消息被推上各大論壇的頭版,引發了網友熱烈討論。
土豆揚眉吐氣成主糧
6日,“央視新聞官方微博”發布消息,“據農業部消息,我國將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推進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面條、米粉等主食,馬鈴薯將成稻米、小麥、玉米外又一主糧。預計2020年50%以上的馬鈴薯將作為主糧消費。土豆‘雄起’進軍主糧界。”
消息中還稱,與小麥、玉米、水稻相比,馬鈴薯全粉儲藏時間更長,在常溫下可貯存15年以上,一些國家把馬鈴薯全粉列為戰略儲備糧。許多專家認為,隨著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在未來世界出現糧食危機時,只有馬鈴薯可以拯救人類。
網友調侃:紅薯已哭暈
馬鈴薯主糧化的消息一出,網友紛紛留言,并表示“土豆要火”。有網友調侃,任性的土豆退出蔬菜界,紅薯山藥已哭暈在地里。
網友“勵志土豆”說: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土豆這么勵志成為主糧,多好的一個成功逆襲的例子。
土豆躋身主糧的消息一出,有人歡喜有人憂,學生們說:求放過土豆吧,它已經是各大食堂的主要菜了,要再成主糧,我們只能吃土豆飯配土豆菜了。此外,網上還發起了一場酸辣土豆絲和西紅柿炒蛋究竟誰是“國民第一家常菜”的討論,目前雙方各執一詞,難分勝負。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