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小“棋手”在新建成的文化廣場下棋。
據蘭州晨報報道 (首席記者 張鵬翔) 兩年前的地震,讓岷縣兩萬余名低保老人、五保老人、獨居空巢老人的家園遭受重創。為了撫慰老人創傷的心靈,讓他們老有所養,岷縣在災后重建過程中建設109所“互助幸福院”,讓老人享受到了“集中居住,就近養老”的農村互助養老模式。
7月14日一大早,位于岷縣寺溝鄉八步川村災后集中安置點的互助養老幸福院里,張泉生和其他老人早早起床了。洗漱完畢后,老人們先后到門前新建的健身廣場鍛煉身體。
鍛煉身體的同時,幸福院里的廚師已開始給老人做早餐。鍛煉完畢的老人用完早餐后,有的在院里自己種的菜地里忙活,有的打牌下棋……一幅怡然自得的恬靜畫面。
今年66歲的張泉生老人是五保戶,地震時家里的房子成了危房不能居住,后來搬進了災后重建的互助養老幸福院。“在這里我不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吃飯也有人做,比以前好多了。”老人說,他住在這里很開心,吃穿不用愁,治病也不用自己掏錢,平時還可以種點蔬菜自供自足。
據岷縣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本著子女申請、老人自愿的原則,凡年滿60周歲、生活能夠自理的獨居老年人,由其子女與村委會簽訂協議后可免費入住。而孤寡老人和“五保戶”提出申請,村委會研究同意后便可以入住。為了讓老人住得舒心,岷縣通過幸福院周邊配套衛生、文體、通訊等服務設施綜合建設,讓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就近、便利的服務,老人既能在家享受子女噓寒問暖的親情,又能享受養老機構的專業化服務。據悉,入院老人的衣食和醫療費用由其子女承擔,“五保”老人的生活費用由縣財政承擔。
岷縣民政局局長徐光耀介紹,岷縣借助災后重建項目,有效整合各類項目資源,按照政府包建、企業承建、統一配套、統一管理的模式,累計投入資金2300多萬元,建成農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09所、床位1850張,全縣行政村覆蓋率達到33.3%,入住率90%以上,初步形成了集體建院、集中居住、就近養老、自我保障、互助服務的農村互助養老體系。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