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社會民俗

國內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大 蘭州樓市存量能賣20月左右

時間:2016-04-15 14:52:2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卓航點擊:

國內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大

蘭州樓市存量能賣20個月左右

  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去庫存”確立為今年經濟工作五大任務之一以來,各地去庫存措施頻出。但從目前情況看,效果并不理想,城市間分化趨勢繼續加劇,三四線城市存銷比仍高達30多個月,即這些城市現有的房子要賣完得30多個月。那么,去庫存有多難?難在哪里?專家表示,各地要充分認識到去庫存是一場“持久戰”,沒有一蹴而就的“猛藥”。

  三四線城市去庫存有多難?存銷比仍高達30多個月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至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052億元,同比增長3%。雖然投資增速回暖,但庫存再度增加。截至2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73931萬平方米,比去年末增加2077萬平方米。

  從區域來看,中西部樓市去庫存速度慢于東部。上海易居研究院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東中西部30個典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分別為3507萬、1495萬和1138萬平方米,同比增幅分別為63.3%、25.5%和-9.3%,中西部城市成交量落后東部,西部城市出現負增長。

  同策咨詢研究部監測數據顯示,2月三四線城市商品住宅累計存銷比為32.07個月,雖同比下降14%,但依舊遠超合理區間15個月,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仍大。上海易居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35個典型城市中,有12個城市庫存出現了同比增長現象,其中廣西北海、甘肅蘭州、安徽淮南和馬鞍山、山東煙臺和濟寧、廣東茂名等三四線城市存銷比普遍在20個月左右。以蘭州為例,截至2月底存銷比為20,比1月份18.2個月擴大了1.8個月。

  供地過剩和需求不振并存,去庫存政策效果打折扣

  面對巨量庫存,今年以來,中央和地方頻頻加施“藥量”,各地都把放寬信貸、活用公積金杠桿、降低稅費、加快棚戶區改造和貨幣化補貼作為去庫存的發力點。但目前來看,市場反應與政策初衷之間出現了背離,本就是庫存“重災區”的三四線城市因為土地供應過剩、產業基礎薄弱等原因,去庫存壓力更是有增無減。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總監劉淵認為,三四線城市一方面存在供應過剩,房屋和土地存量過高,另一方面受產業基礎薄弱等影響,人口增長慢甚至負增長,導致樓市供大于求。

  “大城市的虹吸效應加劇,吸引了不少三四線城市及小城鎮人口,致使去庫存壓力進一步加劇。”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胡小武認為,樓市供給側的問題只能通過自身調整完善來優化。

  分析

  沒有一蹴而就的“藥方”,去庫存是“持久戰”

  業內專家在分析當前庫存形勢時表示,面對如此規模且有增無減的庫存,各地政府應有“持久戰”的準備,沒有一蹴而就的“藥方”。業內人士認為,長遠看,加快推動產城融合和戶籍制度改革,增加城市就業崗位,讓新市民享受平等的公共資源和服務……從根本上實現三四線樓市的良性循環。

  在供給方面,庫存高企的三四線城市政府應限制土地供應,著重消化存量。在需求層面,業內認為三四線城市政府可繼續在信貸、稅收等方面加大對潛在購房人的支持力度,銀行監管部門因城施策,靈活把握首套房貸的認定范圍,嘗試實行更低首付,對商品房改保障房制定明確的時間表和優惠措施等。

  化解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壓力,包括農民工在內的新市民將成為主力軍。專家建議把農民工、個體工商戶等納入公積金保障范圍。記者發現,目前河南、甘肅明確要求,用工單位要將建立穩定勞動關系的農民工納入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

  專家指出,提高農民工進城購房意愿,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是關鍵。住房制度改革必須以滿足新市民需求為出發點,全面推進并完善居住證制度,讓農民工和戶籍居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據新華社福州4月14日電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