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聽取專家和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建議。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張玉勝
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聽取專家和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建議。李克強指出,“十三五”的核心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我們面臨著世界經濟短期難以走出低迷、國內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日漸突出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多重挑戰,必須上下同欲,切實把新的發展理念貫穿到經濟各項工作中。他要求把創新擺在國家戰略的核心位置,尤其要靠改革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創造性地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并首次將創新提高到發展全局核心和基點的新高度,這既是對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實踐總結,也是對“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著力點的科學詮釋。李克強總理與來自宏觀經濟、金融、外貿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機械、服裝、電子、鋼鐵、流通等行業的企業負責人座談討論,共議經濟形勢,共謀發展大計,就是要為確保實施“十三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夯實發展基礎。
如何為“十三五”的發展打基礎、增后勁,李克強總理著重強調了“要發揮財政、貨幣、產業、價格等政策的作用,注重定向調控、相機調控,打好組合拳,找準平衡點,強化逆周期調節,穩定市場預期”。而要實現這些調控目標,就要堅持“把創新擺在國家戰略的核心位置”不動搖。以創新革除舊弊、產生動力、激發活力、推動經濟發展、提升綜合國力。
發揮創新的戰略核心作用,就要致力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引擎。面對我國經濟進入增速換擋、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的新常態,創新不再只是少數科研人員的專利,而是需要在更廣范圍內激發和調動億萬民眾創造活力,讓創新創業由“小眾”走向“大眾”,成為社會時尚和發展潮流,以期通過應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創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場、打造新業態,實現科技創新的“頂天立地”。用李克強總理的話說就是要“把13億多人的需求釋放出來,通過發揮9億多勞動力、1.5億多技能人才的聰明才智,使我國發展更多依靠人力資源的優勢”。
發揮創新的戰略核心作用,就要著力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在我國經濟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經濟增長主要依靠人口紅利和資源投入等要素推動已呈明顯不可持續語境下,創新驅動就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大勢。而這里的“創新”更是一個涵蓋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等在內的大概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就要以敢闖敢試的改革勇氣,破除一切制約跨越式發展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既要注重體制改革與制度創新的頂層設計,為經濟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又要鼓勵經濟實體勇于科技革命和管理創新,尤其要利用好“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等創新平臺,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匯聚眾智眾力,突破支撐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取得更多顛覆性創新成果,為中國經濟騰飛插翅添翼。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