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社會民俗

新華網評:1億人落戶城鎮不僅體現在數字上

時間:2015-11-13 08:48:0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唐 華

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對“十三五”期間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提出了新要求,其中一條就是“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建議稿提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是要加快落實中央確定的使1億左右農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定居落戶的目標。這1億人主要指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入城鎮的人口、在城鎮就業和居住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

單從字面上看,就是要實現1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完成身份的轉變。但實際上,這一目標的意義遠不止數字增長那么簡單。

當前,按照常住人口計算,我國城鎮化率已經接近55%,城鎮常住人口達到7.5億。然而,這7.5億人口中包括2.5億的以農民工為主體的外來常住人口,他們并未取得城鎮戶籍。減去這部分人口,我國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實際上只有36.3%。

這些沒有取得城鎮戶籍的外來常住人口在城鎮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務。他們對自己的“市民”身份缺乏認同感,城鎮不是自己的“家”,他們更像是繁華都市的匆匆過客。這種狀況容易引發一系列復雜的社會問題。

因而,實現“1億人落戶城鎮”的目標,不僅可以提高我國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讓我國的城鎮化質量更高,含金量更高,也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將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的內在要求。

此外,過去10年里,我國的城鎮化率主要靠農民工支撐。隨著勞動年齡人口轉為負增長,人口紅利已經消失,我國城鎮化增速有減緩趨勢,城鎮化步伐應該由注重數量增長轉向重視質量提高,“1億人落戶城鎮”對穩定勞動力供給和培育現代產業工人隊伍都有重要意義。

 而且,“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意味著城鎮消費需求增長,政府勢必要加大公共服務的投入,促進城鎮道路、住宅、學校、醫院和其他基礎設施的建設,擴大和提高各項公共服務的覆蓋范圍和水平。

推動“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要協調好城鎮和鄉村在發展中的關系。由于城鎮在公共服務、收入水平等方面要優于鄉村,本身對于人口的吸引力也要比鄉村強。如果在推動城鎮化的過程中,不注重鄉村的協調同步發展,會導致鄉村的凋敝、破敗。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城鎮化的加快推進,短時間內并不會改變我國大多數人口生活在農村的現狀。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在城鎮化過程中忽略對于鄉村發展的重視。

“1億人落戶城鎮”,是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題中之義,將在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公平與和諧發展的同時,為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強大動力。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