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習近平總書記就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了說明。
為深入學習領會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十三五”規劃建議的指導思想落實好今后的工作!缎氯A網評》推出系列評論——“市委書記眼中的‘十三五’”,請全國部分市委書記當“評論員”,撰寫評論文章,發表自己的見解。
“市委書記眼中的‘十三五’”系列評論之六
落實新理念 邁上新臺階
江蘇連云港市委書記 楊省世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階段,我們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抓住用好歷史機遇,推動發展邁上新臺階。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黨對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是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遵循。我們要加以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精神和要求上,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要求,圍繞“兩個率先”光榮使命和“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目標定位,貫徹好、落實好新的發展理念,著力開創“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境界。
落實新理念,要進一步樹立正確的發展觀、政績觀。新常態下,經濟發展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結構調整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未來五年,要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處理好城鄉區域協調、經濟社會協調、“四化”同步等重大關系,既看速度,也看增量,更看質量,提高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實現有質量、有效益、沒水分、可持續的增長。
落實新理念,要更加突出創新驅動發展。創新居于五大發展理念之首,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創新型城市建設為統攬,推進以科技創新為主體的全面創新,充分發揮國家級高新區的支撐帶動作用,激發各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活力,營造有利于創新發展的政策環境,匯聚各類人才、造就高素質人才隊伍,調動全社會的創新熱情,加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與發展模式。
落實新理念,要不斷增創開放發展新優勢。開放是國家繁榮的必由之路,開放是連云港的最大優勢。我們要按照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要求,大力推進連云港中哈物流中轉基地和上合組織出;亟ㄔO,將連云港打造成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努力構建江蘇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區和先導區。我們要堅持開放發展不動搖,抓住用好“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打造世界一流的出?诤蜄|西雙向開放的重要樞紐港,落實企業、城市、人才“三個國際化”要求,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舉,重點推動產業經濟開放,大力增進人文開放交流,不斷拓展東西、內外開放新空間,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新體制。
落實新理念,要以更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綠色化本質上是一種全新的發展方式,體現在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制度體系、思想意識等各個層面,我們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融入和協調提升。我們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大環境保護治理力度,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加快完善生態環保制度,努力打造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生活家園。
落實新理念,要大力增進民生福祉。堅持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確處理民生與發展、“百姓富”與“城市強”的辯證關系,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通過加大民生投入、改善民生保障,促進消費、擴大需求,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大力推進民生事業發展,切實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使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扶貧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關鍵一環,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要狠抓扶貧攻堅,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
落實新理念、邁上新臺階,我們還要注重發揮好改革和法治的“雙輪驅動”作用,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保證?傊,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下,我們萬眾一心、拼搏奮進,一定能夠實現“十三五”規劃描繪的宏偉藍圖,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
系列之一:以理念領先帶動發展爭先
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們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因應社會治理新變化、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其鐫刻在思想深處,固化為前行航標,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
系列之二:牢牢把握創新發展第一動力
在國際經濟競爭日趨激烈和我國發展動力轉換的形勢下,必須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系列之三:以“五個堅持”引領全面小康
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就是要堅持用戰略眼光、辨證思維深刻把握好中央對“十三五”基本特征和發展環境的新判斷,把握好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始終把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貫穿到“十三五”規劃的方方面面。
系列之四:優化發展環境 推動轉型可持續
優化發展環境是構筑新的競爭優勢的戰略任務。發展環境是一個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核心體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哪個地方的發展環境好,企業就會到哪里發展,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等發展要素,就會向哪里集聚。
系列之五:闖出一條綠色發展道路
隨著發展進程的加快,我們愈發感到,生態優勢就是發展優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特別是承德作為京津冀的上風上水,以水為主的生態環境,是支撐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最大資本和核心競爭力。建設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的國家頂層設計,更凸顯承德生態功能戰略地位的不可替代性。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