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作品:苦樂童年--慶陽記憶(九)、九死一生(中)
現在回過頭來,說說我在李家渠遭遇的六次生死劫。
第一次是我和姐姐上山砍柴,失足滾下山崖。
在滾到一個掉下去一定會萬劫不復的深洞邊,我被一棵杜梨樹攔腰卡住。
姐姐當時是怎樣的驚恐萬狀,又是怎樣失魂落魄連滾帶爬把我弄回家的,我的記憶已成模糊狀態。
那是一個嚴冬。后來,那棵杜梨樹訴說著它曾經救過一個男孩的故事,一直長大到參天大樹。
第二次是我家借住的窯洞崖面坍塌,爸爸帶到慶陽開闢革命根據地的這隻隊伍,差一點就成了中國紅軍第四方面軍了。我們就全軍覆沒。
那天,媽媽參加生產隊勞動,姐姐領著我和弟弟,在媽媽的不遠處尋豬草。
暮色蒼茫,我們收工回家。
路過劉奶奶家時,那個坐在路邊觀音一樣長相的劉奶奶,不顧我們都餓著肚子,硬是拉住我們母子說了幾句話。前后占用兩分鐘時間,隨后告別。
我們一行還沒走進院子。轟隆一聲,借住的那孔窯洞門口塵土飛揚。門被上方坍塌的巨大土堆掩埋。躺在家門口睡覺的豬被壓成了一堆碎肉。
從走進院子到圍著媽媽,抬頭仰望她開門這個時間點,正好也就是兩分鐘。
后來,我見了劉奶奶就拱手,就打招呼,就祝她長命百歲。劉奶奶像極了觀音菩薩,她活了一百歲。
塌死的豬肉媽媽舍不得給我們吃,讓我挑到很遠的地方,賣給那些平時能吃得起豬肉的有錢人。
那是我有生以來的第一次叫賣。我永遠也忘不了干湫子教育安置農場那些南腔北調、不知道是服刑犯人還是刑滿安置人員抑或是管教干部的挑剔的眼光。
第三次是掉進磚窯,差點被活埋。
那一年我六歲,在村子里看貓狗打架。那個缺心眼的生產隊請來一位外地的匠人箍磚窯。隊長對媽媽說,要我和與我同歲的小紅去給匠人端泥和遞土坯,一天記三分工。
那時候全國農業學大寨,媽媽是顧全大局的。
那年月沒有用童工違法這個說法。三分工是當時一個男孩勞動一天的報酬,總共能值1毛多錢。
要命的是這三分工到底給我記沒記上?一個學齡前兒童,在生產隊的勞動登記溥上應該沒有記錄。那么,三分工記到誰的頭上了?又有誰去查證那三分工的最終落實?
--不說了,說多了全是淚。
還是說說這個荒誕的箍磚窯吧。
箍磚窯是在一個兩丈高的四方形明坑上,用土坯切角后一圈圈合圍,最后封頂形成蓋子的作業過程。
蓋子下面懸空,沒有支撐。蓋子上面的作業人員沒有任何安全措施。
在整個懸空勞作的過程中,為減輕重量,為防止意外,規定只允許匠人在前方操作。規定我和小紅一個人負責往前方端泥,一個人負責送土坯。規定等我撤回來,小紅才能上去。規定土坯只能一塊一塊地遞,規定泥巴也只能一鐵銑一鐵銑地送。還有許多規定。比如每一次給匠人遞土坯和泥巴時,身子要使勁往前傾,腳不得靠近匠人工作區。
在整個作業過程中,要輕手輕腳。要學會閉嘴,不得大聲說話,不得說笑。更不能跳躍等等……
但是最終,在我們言聽計從循規蹈矩小心翼翼謹小慎微戰戰兢兢輕手輕腳工作到勝利在望的時候,轟隆隆一聲,磚窯還是塌陷了。
前功盡棄功虧一簣。匠人、我和小紅葬身窯底,被塵埃和土坯掩埋。
現場一片混亂,硝煙彌漫。
那時候沒有“應急辦”和“維穩辦”這些組織,也沒有消防隊。只有淒慘而無助的“磚窯塌了,磚窯塌了”的淒慘的喊聲,在空寂的李家渠上空飄蕩。
我們都已經昏迷,我們不知道啥叫等待救援。
只有一個人,一個母親。那個大個子大腳片的小紅媽媽,在母性的驅使下,她本能地從很遠的地方奔襲而來,跳進危機四伏和可能二次塌陷的磚窯。
她一手拉起她家的小紅。蒼天有眼,也許我這時候正好呻吟了一聲。她的另一只手拉起了我。
我被拖出來扔到磚窯外面偏遠一點的馬路邊。一口氣上不來,就像一只被斬斷的蚯蚓一樣,在地上無聲地扭曲。
又是一連串的巨響,磚窯徹底坍塌。我身下的大地在動。那個一只眼睛蘿卜花的匠人被就此掩埋,宣告了他一生的結束。今后肯定不會再有小男孩上他的賊船。
有消息說,這個匠人箍的磚窯十有八九都會坍塌。他作業時喜歡用男孩,他還有戀童癖。
拴囤說,那個匠人摸過他的牛牛。對于農村來說,男孩就是天。他是我們男孩的克星。
匠人來自毛澤東著作《為人民服務》里張思德燒磚犧牲的那個地方。
后來,有長者給我灌了一泡童子尿,我就跑回家了。
現在經常有人問我:你怎么那么年輕?五十歲了就像四十歲一樣。我答:我是喝過童子尿的!而日本人喝雞血、喝自己的尿,那都是胡扯。
我的第四次驚心動魄,是九歲那年去河灣耍水。
那個夏天照常悶熱。有天打場,社員都回家吃午飯。一個水性好的大人、一個特大個子的男孩喊我去水庫耍水。
神使鬼差,一路上,他們一個比一個跑得快。我在后面只能一路追隨。
水庫很深。我們出發前說好了的:一起下水,那個大人負責保護我倆。因為他會水,而且水性特好。
剛跑到下水的地方,我卻不是時候地鉆進了玉米地。
小時候我身體特棒,生活和習慣都很有規律。那天臨時需要解手,我非常懊惱和不解。
我剛蹲下,就聽見振奮人心的水聲稀里嘩啦。我知道,那個會水的大人已經在中流擊水了。
大個子也已經濕腳,他抓住岸邊的草皮樹枝躍躍欲試。
茁壯的玉米地密不透風,弄得人熱血沸騰急不可耐。
我半蹲著,伸長了脖子,透過綠油油的玉米葉子看到了這一切。
但是很快,局面發生了變化。
會水的大人開始下沉。岸邊的大個子張大了嘴巴。
我用胡基疙瘩草草結束了我的事情,一個健步跳到水邊。
大個子和我奮力施救。我抓住岸邊的小草、樹枝和泥巴,大個子一只手抓住我,企圖走進深水區域。另一只手拿著自己的褲帶朝著水的更深處晃蕩。
在寬闊的水面上,那種努力完全是象征性的,是徒勞的。他那條布頭子合成的褲帶短小而軟弱,隨風飄蕩。
我們的搶救蒼白無力。
會水人遇到了漩渦或者是自己的腿腳抽筋。他終于力不從心,停止了掙扎,最后一只手示意性地慢慢消失。他在告訴活著的人:我是從這里沉沒的。
我們趕緊給過路的人們講述這里發生的事情。
那是一個交通靠走、通訊靠吼的地方。那個年代最多只有自行車。
但是,那里卻能發生許多奇跡。那里原始懵懂,卻有很多能人。
很快,就近又來一個會水的。這個人叫余德水(諧音魚得水),他會“踩水”(立式游泳)。下水三分鐘不到,那個人被他從水里拽了出來。
我發現,那個人搭拉著腦袋,手腳軟不拉幾,完全不是剛才來時奔跑的樣子。他閉上了雙眼。他的老婆和獨生女兒趴在他的身體上放悲聲大哭。
我的媽媽和剛放學的姐姐,也是一路哭著跑到現場的。
這都怪當地人民不懂新聞規矩,發布新聞前不報經黨的宣傳部門批準!他們也不知道“新聞六要素”,不是按照“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去陳述一件事情情。加之口語、發音和咬字不清等因素,常常有誤導和夸大,還經常出現假新聞。
當地人遇事熱情度極高,熱心和喜愛傳話。不像城里人那么冷漠。但傳話的時候不注意細節。
那天那里淹死人是事實,但究竟是誰被淹死、淹死了誰和淹死了幾個?他們不去考究,他們習慣上忽略祈使句里面的主語。
我趕緊穿上褲子。
坐在地上,我感覺到自己的心跳,感覺到了害怕。剛才的一幕有些驚心動魄!
后來大人說:那天你們跑那么快,是被水鬼催著。大人又說:那天水鬼是來捉活人的。不是他,就是你們兩個誰。
我們聽得毛骨悚然!
當地人講迷信。他們的靈魂里有敬畏感。敬畏父母,敬畏自然。敬畏蒼天,敬畏神靈。這是一種應當傳承的社會秩序。
那個男人留下他的妻子和美麗的女兒,后來活得有些凄慘。再后來,有個在當地有點權勢的瘸腿男人收留了那對母女。
瘸腿男人有點乘人之危,有點占便宜的成分。不過,這些都與本文無關,與主題無關。不說了。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