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大現實題材電視劇《功勛》以見微知著的敘事和真摯樸實的情感展現了八位首批“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無私忘我的家國情懷。“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以“功勛人物”為榜樣,在奮斗中開新局,在實干中建新功,傳承偉大的“功勛精神”,共圓新時代的“中國夢”。
新時代的黨員干部當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絕對忠誠”筑夢。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深藏功名60年的老英雄張富清用一生來演繹“忠誠”二字。青年時的他是英勇殺敵、保家衛國的“排頭兵”;壯年時的他是深入基層、為民造福的“螺絲釘”;耄耋之年的他是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共產黨人”。能文能武的李延年始終保持老英雄、老黨員、老軍人的革命本色,居功不自傲,自身要求嚴。作為基層政委,他用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搞好陣地建設,牢牢穩住“軍心”;作為中國軍人,他高效做好戰場組織,靈活應對政策變化,榮獲戰功累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年輕干部要能文能武,在學用結合中增長才干、在多重考驗下磨礪品行、在矢志前行中堅守初心”。對黨忠誠,是黨員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質。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把對黨的絕對忠誠融入血脈、刻在心尖,懷揣著“哪里困難就到哪里去”的氣魄,用“能擔當”的寬肩膀和“敢擔當”的鐵肩膀擔負起時代重任。
新時代的黨員干部當以“非淡泊無以明志”的“淡泊名利”追夢。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黨若有號召、我必有行動”的于敏為了國家大義隱姓埋名,做成“驚天動地事”;“用一生踐行入黨誓言”的黃旭華以“為國盡孝”代替“為母盡孝”,一心為國鑄重器,不求回報;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與名,一生淡泊名利,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奉獻自己,服務國家和人民。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是共產黨人應有的精神追求。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計名利得失和榮辱進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爭做為民服務的“孺子牛”、事業發展的“拓荒牛”、勤勤懇懇的“老黃牛”。
新時代的黨員干部當以“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無私奉獻”圓夢。“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申紀蘭“要和鄉親們在一起,把根永遠扎在農村大地上”,傾其一生為農民尋找致富路,倡導并推動“男女同工同酬”寫入憲法;孫家棟“只要國家需要,我就去做”,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巨大貢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讓中國人吃飽飯而奮斗一生,實現“禾下乘涼夢”;屠呦呦數十年從事中藥研究,一生專注青蒿素,挽救全球數百萬人生命。無私奉獻,不求回報,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本色。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以“敢為人先、沖鋒在前”的魄力練就“艱苦奮斗、服務人民”的能力,在自己的工作上恪盡職守, 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謀人民之所需,當好值得人民群眾信賴的貼心人。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