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訊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提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為“十四五”新發展階段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兩大戰略有效銜接做好了筑基立臺。黨員干部如何肩負起這項新使命新任務,應提前算好以下三本賬。
算清人才隊伍這本“主力”賬。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在于人才的振興。我們看到,在脫貧攻堅戰中培育的一批以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村黨組織書記等為代表“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人才隊伍迅速“出圈”,受到了廣大群眾的 “打CALL”。而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同樣需要這批飽含“群眾情”、熟悉“農村事”、善做“基層工”的人才隊伍“續航”奮斗,為此,有關黨委部門要在原本人才“存量”上繼續下功夫,再以明年村(社區)“兩委”換屆為契機,吸引返鄉鄉賢、高校畢業生、城市各類人才等加入到鄉村振興的隊伍中來,擴大人才增量,打造一支能征善戰、永不走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算清產業發展這本“支撐”賬。群眾要脫貧,產業是根本,同樣的,鄉村要振興,產業也是根本。在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大部分農村地區通過“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種養大戶+貧困戶”等模式發展了優質高產高效的農村產業,同時以飛地經濟、資產出租、資產入股、土地整治、服務創收、鄉村旅游、電商帶動、光伏發電等“百花爭妍”的村級集體經濟模式助推獲得大幅增收,這些可復制、低風險、穩收益的“給力”模式,黨員干部既腳踏實地提前做好梳理、盤點,能借鑒的積極借鑒,又要“面朝大海”眺望市場和未來,繼續挖掘“土”的潛力,做好“山水”文章,堅持筑牢產業興旺的基礎。
算清鄉村治理這本“管理”賬。鄉村治理行不行、好不好是與農民獲得感、幸福感息息相關的的關鍵環節,群眾的口碑就是對鄉村治理相宜的最大肯定。“主大計者,必執簡以御繁”。面對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繁重任務,黨員干部要繼續發揮“領頭人”的“C位”作用,以“人民期盼”出發,帶領村民聚焦鄉村治理的痛點難點,科學彈奏好自治、法治、德治的“協奏曲”,將自治的“獨唱”變為“合唱”,將不合時宜的陋習“舊風”變“新風”,將法治的土地從“貧瘠”變“肥沃”,以“人民滿意”落腳,行穩致遠地走好鄉村振興道路,打造最美的鄉村振興治理底色。
(作者:廣西北流市委組織部 黎杏園)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