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群眾辦實事,別忘帶上“三個錦囊”
為群眾辦實事,不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如果腳上不沾一粒泥,盡是形式主義和走過場式的“粉飾”和“美顏”,做“表面文章”,那就嚴重損害了干群關系。因此,我們在為群眾辦實事時,要帶上“三個錦囊”,將“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到實處,方能真正傾聽群眾意見,了解群眾所需所要所求,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第一個錦囊:要帶著“問號”深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黨員干部為群眾辦實事,要帶著無數個問號,要先問一問自己能為群眾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自己要先想清楚,到群眾深處把問題搞清楚,把情況摸上來,堅持把問題找準,弄明白才能夠快速“破冰”。帶著“問號”深入調研了解,要主動走出“機關樓”“空調房”“舒適區”,多到“田間地頭”走一走,在“田間地頭、百姓心頭”深入詳細地了解村情、民情,抓住影響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問題關鍵,在基層第一線掌握“第一手資料”,真正了解群眾所需、所求、所急,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上出實招,把每位群眾的事都當作“大事、要事”,盡心盡力辦好,真正把“問號”變成實際行動,切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第二個錦囊:要帶著“耳目”深入。為民辦實事不能“只說在嘴上、寫在紙上、講在會上”,要帶著“耳目”全身心走到群眾中察民情、聽民怨,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一人之耳目有限,思慮難周,非集思廣益,難以求治。”黨員領導干部為群眾辦實事,凡事要“多問幾句”“多看幾眼”,在群眾“吐槽聲”中敢于、樂于聽真話,集思廣益才能全面收集情況,將“刀鋒”瞄準真正的問題,為搞對辦法、排除矛盾、解決問題提供正確思路。只要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再小也是大事,都要認真對待,再難辦也要全力去辦,要用傾聽行動促進服務群眾的意識,努力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憂心事、煩心事,從而不斷更新工作理念、改進工作方式方法,不斷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
第三個錦囊:要帶著“感情”深入。為群眾辦實事要擺正姿態,黨員干部要對事先設計好的“劇本”說“NO”,不能當指手畫腳的“說客”、袖手旁觀的“看客”,而是要以“服務員”的角色定位,視群眾為“兄弟姐妹”,像為自己親人一樣為群眾辦事,帶著為群眾解決困難和問題的初衷下沉一線,真正做到“帶真情不帶假意、帶責任不帶權力、帶作風不帶威風”。當好群眾的“娘家人”,做群眾的貼心人,關心群眾冷暖,敢于“下深水”“走雷區”,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黨員干部的真情換取群眾的真心,才是真正“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把實事好事辦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當好群眾的“專屬客服”,群眾心里才會真感動,他們才會由衷地說一句:“共產黨真好!”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