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大浪鎮:我探路,你致富
“高溫、路陡,大家要多加小心哦。”6月8日,融水苗族自治縣大浪鎮高培村白云山腰一帶的山場,駐村第一書記楊宇豪邊走邊招呼大家注意安全。
4月份駐村工作隊員輪換以來,楊宇豪與駐村工作隊員充分運用黨史學習教育中掌握到的延安精神,將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密切聯系群眾。在入戶走訪工作中了解到一條經過高培老寨通往白云山的羊腸小路,是關系到500多戶村民613畝農田和2500多畝林地的生產通道。這條路經常遭水毀,雨天坑洼泥濘,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多年來,由于小路“腸梗堵”,制約了產業發展,修一條生產路一直是群眾的“心結”。
“群眾的事無小事,如何解決高培老寨通往白云山生產通道難題?”高培村“兩委”干部和駐村工作隊組織村民召開了多次會議,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同時,大浪鎮黨委書記賈翠琴,大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提名人選廖克廣多次帶隊到高培村現場調研,和高培村的干部們共同商定修路計劃,積極同縣農林部門協調,得到后援單位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融水縣民族職業技術學校的大力支持,最終決定修一條通往白云山的生產路。
按照工作流程,6月8日,楊宇豪和鎮聯系高培村領導、林業技術人員、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員們一道進山勘察修路線路,經過4個多小時的實地查看、測量核實,繪制了線路圖紙,這條路修好后,將改善村民的耕種、運輸困難等問題。
“感謝黨和政府,感謝駐村工作隊,進山的路修好后,準備在自家的水田種植紫黑香糯,放養禾鯉魚,增加收入。”老寨屯村民楊成勝高興地說。
據悉,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大浪鎮的各駐村工作隊到崗接起接力棒以來,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實踐,緊緊圍繞村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急群眾之所急,真心為群眾分憂解難,如:大新村、高培村和大德村積極發展黃精、白芨、五指毛桃等中草藥種植,上里村積極盤活閑置農田土地,潘里村大力發展壯大“潘里小子”山茶油品牌,均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帶動群眾致富,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增進了干群魚水情,將黨的關心關懷送到人民手中、融入百姓心里。
延伸閱讀(行路途中的干部賦詩)
夏日,走進白云的人
時間6月8日,地點白云山,溫度35℃
領頭的穿件紅馬甲,像位隊長
他一邊往前,一邊招呼
后面的人注意安全
夏天的烈日下
一行戴著草帽匆匆的行人
仿佛決戰前
向預定目標穿插的突擊隊
這是高培村的項目組
這些人由鎮村干部、駐村隊員組合
從他們會心的笑聲中
可以讀出他們此行的決心和信心
他們走著走著
頭項就接近了白云
覆蓋小路的雜草紛紛退讓
田里的禾苗交相點頭豎起拇指
林中四處探頭的小鳥
不知道山里要發生什么
一把汗從額頭流下褲腳
山里空谷的回聲蕩氣回腸
一百年的話就在今天說完
他們走過的身后,留下一地的贊語
姓 名:韋仕尤 韋竹立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大浪鎮黨委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