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西藏精神”中學史力行
恰逢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藏考察調研,在黨和國家歷史上尚屬于首次。習近平總書記提到要大力發揚“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廣大黨員干部要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學史力行,不忘初心,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體悟“缺氧不缺精神”錘煉黨性,“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信仰堅定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對黨忠誠是黨員干部的“成事之基”,黨員干部必須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黨員干部要身體力行加強黨性修養,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鑄魂,聚精會神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領會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始終用黨性原則修身律己,常懷“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做到“兩個維護”,主動對照黨章黨規找差距,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踐行“艱苦不怕吃苦”推動發展,“驚濤駭浪從容渡,越是艱險越向前”。“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從三進西藏、從事西藏氣候研究三十三載的陳金水,到“遠征西涯整十年,苦樂桑梓在高原”的孔繁森……70年來,一批批援藏干部開辟西藏發展的生命線,在高原淬煉青春之火,澆灌生命之花,書寫了“叫高山低頭、讓河水讓路”的人間奇跡,他們不斷擦亮斗爭“底色”,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以舍我其誰的氣概攻“婁山關”、闖“臘子口”,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廣大黨員干部繼承和發揚“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精神,血汗灑邊關,豐碑樹高原。西藏的路,已不是只有藏地雄鷹才能飛過,脫貧攻堅,“讓西藏人民生活方式一步跨千年”,今天的西藏,早已被稱為“雪域天堂”。
修煉“海拔高境界更高”為民服務,“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好人民的公仆,當好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領路人,黨員干部要腳踏泥土、走到群眾中間,真實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愿所盼,建立“民情臺賬”,多維度、多方位分析,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茬接著一茬干,甘當人民的“孺子牛”,始終心中裝著人民,工作只為人民,以“為民”立場不懈奮斗,以“無我”精神拼搏奉獻,將“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情懷踐行到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中,努力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滿足感更加充實。
(廣西陸川縣良田鎮人民政府 吳玉冠)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