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四點” 寫實“民”字
近期,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通知》強調,要以更加有力的舉措解決群眾身邊各類急難愁盼問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學會明確“落腳點”,找準“切入點”,主攻“關鍵點”,防范“風險點”,寫實“民”字,寫好“為民”文章。
寫實“民”字要明確“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為民辦實事的目的是為民,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讓群眾真真正正“感受到”幸福。作為黨員干部,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厚植為民情懷,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在一次次為民辦事中錘煉黨性,不斷提升群眾工作能力,用一件件群眾“滿意的事”,溫暖群眾“心房”,做實群眾“暖心人”。
寫實“民”字要找準“切入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為民辦實事的對象是人民,就是要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這就要求黨員干部走出辦公室,走入百姓家,排摸問題、傾聽呼聲,用“望聞問切”,找準“病灶”開出“良方”。帶著問題出發,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村屯、田間地頭,善用“大白話”“板凳會”與群眾拉家常、問冷暖,用真心換取民心,才能找準群眾的“痛點”,才能把準群眾的“脈搏”,做實群眾“知心人”。
寫實“民”字要主攻“關鍵點”。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千條萬條,不落實都是白條;千難萬難,干起來就不難。黨員干部要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事,不僅要辦成更要辦好,以“實”字當頭,以“干”字為要,將實事辦到老百姓心坎上。在千頭萬緒的基層工作中聚焦群眾滿意度,發揚釘釘子精神,激發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勁,精準發力,以群眾“急難事”,就是自己“分內事”的自覺,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讓所辦之事走進群眾心坎兒、落到群眾心田,做實群眾“貼心人”。
寫實“民”字要防范“風險點”。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守紀律,講規矩才能干實事。為民辦實事最怕的就是辦事走形式、干事走過場,好心辦壞事、好心辦錯事。作為黨員干部要牢記為民服務不是做給誰看,也不是為了提升良好形象而走走過場的,是要真真正正落地見實效的。我們在為民辦實事過程中,要牢固樹立規矩意識,練就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為民本領,自覺讓務實清廉的“螺絲帽”擰得更緊,使遵規守紀的“緊箍咒”勒得更牢,真正讓規矩成為為群眾辦好實事的基本準則和規尺,做實“守心人”
(廣西玉林市陸川縣覃麗珍)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