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大力培養使用戰略科學家,并明確要求形成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戰略科學家是我們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因子”,不可或缺,無可替代。那如何做好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這篇大文章?我們不妨從“戰略+科學+大家”三個特性切入思考。
“國之大者”定基調,培養戰略的思維模式。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修其心。心懷“國之大者”,是著眼于全局、放眼于長遠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辯證思維,是“匡復有吾在,與人撐巨艱。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的赤子之心,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動力源泉。培養引領時代、服務國家的戰略科學家,我們要堅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來培根鑄魂、啟智潤心。要統籌各項科研工作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棋局,要在科研領域推動形成高度關切現實社會問題的氛圍,不斷唱響“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主旋律。
“實踐標準”為原則,培養正確的科學素養。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堅持實踐標準,是指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我黨思想路線得以實現的根本途徑和方法,是科學研究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推動力。培養深厚科學素養、開拓奮進的戰略科學家,我們要堅持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引導人才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往復中完成進階。要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給人才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不斷完善人才發現、培養機制,從根本上保證人才的生態環境,持續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壓擔引領”作潤色,培養非凡的領導魄力。寶劍鋒成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成長無捷徑可走,唯有頂過壓力才能發展成才,只有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長才干。培養大兵團作戰組織領導能力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我們要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要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人才使用機制,允許失敗、寬容失敗。要鼓勵科技領軍人才做好引導培育工作,利用“比馬龍效應”不斷催人奮進。讓青年科學家在不斷的鍛煉中強大和充實內心。
(廣西玉林市玉州區南江街道辦事處 黃怡)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