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各地資訊

為群眾辦實事,要接通“最后一公里”

時間:2021-04-08 22:51:23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為群眾辦實事,要接通“最后一公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為群眾辦實事,不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如果存在形式主義和走過場式的“粉飾”和“美顏”,那就嚴重損害了干群關系。因此,我們在為群眾辦實事時,要學好黨史“必修課”,接通“最后一公里”,真正將“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到實處,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為群眾辦實事,要暢通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當前,一些地區還存在民意表達渠道不暢、基層干部為民服務不精準、鄰里矛盾無人管等問題,嚴重損害了群眾利益。基層黨員干部身處黨聯系群眾的第一線,是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直接感知著人民的“溫度”,必須把做為民辦實事作為一種自覺,從黨史“教科書”中汲取最接地氣的方式,要樹立正確的群眾利益觀,盡力拉近與群眾距離,以關心群眾疾苦為己任,以增進群眾幸福為天職,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上見實效。“心無百姓莫為官。”當好群眾“貼心人”,要把群眾扛在肩上、放在心坎上,始終把群眾福祉作為謀事創業的起點和歸宿,從維護黨的事業、維護人民利益的高度出發,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為群眾辦實事,要真正解開群眾的“心中怨結”。“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為群眾辦實事,要把群眾滿不滿意作為為民開展工作的“試金石”,工作由群眾來評判。“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們得民心,必須“民有所惡,我有所棄”,徹底將“形象工程”“昏庸懶散拖”“權大于民”的官本位思想等群眾所痛惡的“心中怨結”剔除干凈,自覺與推諉扯皮、“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劃清界限。疏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要戒驕戒躁、戒虛戒浮,從細微處入手,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具體事、煩心事,在“潤物細無聲”中解開群眾的“心中怨結”,以為開展黨史教育為契機,將“為人民服務”的口號落實到行動中,以有溫度的服務方式、有力度的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為群眾辦實事,要貫通服務群眾的“聯系紐帶”。一線基層干部是黨和人民群眾聯系的紐帶,為群眾辦實事時要尊重群眾,時刻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評判。“群眾發牢騷,有意見,說明我們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從黨史“必修課”中探尋為群眾辦實事的技巧方法,發揚群眾工作優勢,堅持走好黨的群眾路線,自覺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廣大黨員干部要爭當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提升深入基層的主動性,做惠民政策的“明白人”、服務群眾的“守護人”,做甘當為民奉獻的“孺子牛”,不斷涵養一腔“為國為民”情懷,做好聯系服務群眾各項工作,著力構建“水乳交融”的干群關系,練就服務群眾的“鐵肩膀”,全心全意、心甘情愿地做好“人民公仆”。

作者:韋斯銀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市橫縣縣委組織部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